袁道人唯唯諾諾,再抬頭,眼神已變得深邃,楊獄親身進入。
兩界不同。
龍泉界乃是宗派治世,皇室以下,諸多大城之主,皆由統轄之宗門親自認命。
同理,城主府,就如同宗門的分舵,不但可代為錄名,還有著藏書樓。
一門之隔,藏書樓內,真個浩如煙海,各類書架一眼甚至望不到盡頭。
這其中,絕大多數是值守者記錄本城大小事的案牘存底,也有著,功法在。
這功法,不是武道功法,也非八九玄功這般秘法,而是修持法力的法門。
法力,乃是自身神意接引靈柔所化,乃是催發神通,道術之必須。
事實上,十都之下的神通主,在龍泉並不被承認為神通主。
究其原因,就在於,無法修持法力。
沒有法力,自然也能催發神通,但卻會消耗自身體力,神意,若催發過狠,甚至會損耗潛力與壽元。
一如多年之前,強催「迴風返火「,一日白頭的風無雙一般。
唯有法力,才能將神通,道術的威力催發至淋漓盡致,強橫的功法,甚至能增添神通,道術之威能。
相傳,諸聖地宗門的鎮派秘法,不但能拔升神通的層級,催發出超邁原本數倍之威能。
還具備種種不可思議之威能。
不似神通,而近乎神通。
「看來,對於神通本質的挖掘,無論是山海,還是龍泉,亦或者遠古,都是一樣……」
看著琳琅滿目的書籍,楊獄心中自語。
無論是十都,還是九耀,乃至於遠古的大神,其自身所能修持之神通,都是有極限的。
而這也迫使諸多神通主不得不走向研究神通的道路上去。
法寶、道術、陣法、符篆、秘法,乃至於武道,究其根本,都是如此。
不同的是,山海界走的是挖掘肉身以近道,而龍泉界的側重點,在於法力。
「這門一陽功,最為中正平和,近些年來的道友,多選擇此功,道友以為如何?「
那道人走在身前,隨手抽出一門秘籍∶
「道友休看此門功法平平無奇,據說修持圓滿,可悟出九陽訣,那,可是訣!」
那可真不錯……
楊獄心中腹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