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能扶出一尊龍泉大帝·
他的心中浮想聯翩,楊獄卻並不是太在意,落座以後,開始翻閱癲僧最後贈予的幾本佛經。
泛黃的佛經,在離開幻境之後,又好似經過了漫長的歲月洗禮,若非他真氣加持,此刻就要化作灰燼。
這佛經,應當是癲僧手書,第一本記載著他對於道術、神通的理解,
第二本,則是他對於諸般持戒法,以及法則之海,天海界的認知與猜想。
最後一本,則是他對靈潮、天變的預測與擔憂。
前兩本姑且不論,第三本,的確與三笑散人的諸多預測不謀而合,只是不如後者詳盡與深刻。
但這位有著活佛之稱的老和尚,對於諸多仙佛遺蹟的探究,似乎更深於三笑散人。
其對於天海界的不少猜測,與他自己親身經歷的隱可對應。
「古老相傳,天外有天,其中有神佛仙魔妖,萬類混居其中,稱之為‘天界’……」
「依和尚猜測,佛經之中多有含糊,於紅塵俗世,同類尚且廝殺千萬年不休,萬類怎能共存?
故而,天界是天海界,可天海界卻不僅僅是天界,亦或者,是諸界匯聚之地⋯⋯」
「年少時,和尚曾僥倖入得一方極古老的仙魔幻境,於其中,到了降龍羅漢果,也得了蒲扇與葫蘆,但最大的收穫,還是得見遠古風貌……」
話至此處,其後就是癲僧對於其經歷的描述,好似遊記一般,其中提及不少遠古風土人情,以及禁忌。
「道果五類,仙、神、佛、魔、妖,能跨二類者,稱之為極道,極道位階,珍貴至極,卻也極為稀少……
相傳,十都此名之來歷,就代表著其中最為強橫的十大極道⋯⋯」
「⋯⋯山海界,似乎是特殊的,好似比遠古更遠的歲月中,天地間曾有一場大劫爆發,而山海界的特殊,吸引了許許多多的神佛到來······」
「十劫第一界⋯⋯」
真氣一鬆,三本佛經盡化作塵埃飛去,楊獄目視著,心思則有些飄忽不定。
山海界的特殊,他早已知曉,此刻也無甚觸動,讓他心思飄忽的,還是道鬼,以及自稱天神,自認為活過大劫的陰雷主⋯⋯
若遙遠歲月之前,真個有大批神佛來到此界,那麼
「姜俠子!」
短暫的沉寂,被一聲低沉沙啞,又滿是怨毒的嘶吼聲打破。
十都級的神通主,無論神通為何,其體質都已非常人可比,那嚴重到足可令尋常人死上百次的傷勢,燕龍行仍是生生挺了過來。
「都說‘道人’重器而輕體,依著姜某看,燕兄的體魄之強,不遜其他十都······」
眼見燕龍行活過來,姜俠子多少有些失望,但楊獄在前,他一路上也沒敢有半分小動作。
「悔不該信你,玉山門下,果不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