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是他!”
薛地龍冷冷一笑:
“朝廷發令詔其回神都,他卻銷聲匿跡,想做什麼,不言而喻!楊獄沒有人手與勢力,可他卻有!
徐文紀的六個,不,如今是七個弟子,可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
徐文紀,能有今日之聲望,自非只因為一封治國十方的奏疏,更因為其門人弟子。
與這世間大多數儒生所不同。
徐文紀每到一地,必會開創公塾,親自講經,為當地適齡童子啟蒙,日日如此,年年如此,地地如此。
這些弟子們,未必個個都能成才,絕大多數也仍是碌碌,可其中出彩者,自也不少。
王牧之、風君子、連若虛…
徐氏六君子,無論在江湖還是廟堂,都是有名的人物,而如今,還要加上一個名列山河榜前列的,斬首刀,楊獄!
“可徐文紀”
莫行空聽出他話中的意思,卻有些驚疑不定:“他為人清正,一心為公,怎麼會有反心?”
“徐文紀清廉、為公,不假。“
薛地龍點點頭,哪怕兩人有再多不對付,這一點,他也無從詆譭,只是…
“但他仍有莫大的嫌疑,因為他篤信‘孟’,多年來,始終奉行民重君輕’之道”
後半句,薛地龍沒有出口。
可他清楚,若非如此,徐文紀也不會失了聖眷……
“難怪大人要我看緊徐文紀,您是擔心,王牧之等人,前來神都劫獄?”
莫行空有些瞭然,卻又不禁搖頭:
“神都之地,不要他們六人,便是武聖親至,都要折戟,想劫天牢,如何可能?”
“有備無患。“
薛地龍沒有多言其他,轉回原本話題:
“徐氏弟子深耕龍淵多年,有人振臂一呼,不三州一道,一二州,未必不能拿下。
楊獄進取兗州,若再圖興、離二州…”
“那其手握兩道之地,礦場、馬場皆全,又可勾連關外的大離、天狼…“
莫行空心底一寒。
“擊殺此獠,已勢在必行,可惜陛下出徵在即,老夫不能親去,只能指點方徵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