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最後一點,甚至比之前兩者,還要致命的多!
“當世的文人、武者之多,遠遠超過任何朝代,這於武道而言,是從未有過的繁華盛世。
可對於天下民眾而言,就是無數座大山!丹藥、兵器、乃至於海量的肉食與藥材,究其根本,是要落在普通百姓頭上的…“
看到此處,楊獄也不由的點點頭。
親歷過換血,楊獄自然知道換血過程中的巨大耗費的,武者的增多,這個耗費就會變得越來越大。
但糧食、藥材、丹藥等等資源,可不是天上憑空掉下來的。
而在往年,大明疆域遼闊,物產豐富,雖然民生困頓,可於庶民而言,還可勉力活下去。
可天災,隨之而來了。
大旱、蝗災、洪澇、大雪……
這些年裡,天下間的氣候無常,其中或許有‘儀式的原因,可更多的,還是因為天變。
潮汐論中,天變將至四個字,落於現實之中,那就是足以影響億萬人的巨大動靜。
德陽府的旱情,足以驚動朝廷,可據他所知,過去十年,最大的天災,是東越道的洪澇之災。
天災之中,傷亡最多的,是普通百姓。
資源銳減,可武者反而還因為亂世將至不斷增多,那自然,衝突、爭鬥、廝殺、搶奪,也隨之而來。
張玄霸武力冠絕天下,可他變不出養活天下人的糧食,也殺不盡天下武者。
“天變將至,無人能夠獨善其身。你不成,我也不成,大離、天狼也不成,故而,三國之間,終將還有一戰。”
“那一日,不會遠。”
整張信,到此為止,落款,是乾元十二年,春,也就是,大半年之前。
正與徐文紀離去對應。
很顯然,這對師徒之間,有著旁人不理解的默契。
“天變、亂世…“
楊獄收好信件,深吸一口氣,看向木箱之中的其他卷宗,這是王牧之多年的積累或是賬簿、或是情報,更多的,是他的弟子,以及,師兄弟。
徐文紀也好,王牧之也罷,兩人出身儒家,所到之處,講學幾乎是必然要做的事情。
消化了好一會,楊獄開啟了第二封信,然後,神色就變得有些古怪了:
“龍淵三州,先取其一,以白州為上、雲州次之、青州再次之…"
這不是巧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