唳!
夜幕高天之上, 三十六隻飛鷹振翅而翔, 一支支泛著冰冷色澤的利箭鎖定了林道人所在的山林各處。
“老夫當年卻是太過憤世嫉俗,造下了血債……”
徐文紀堅定:
“可時至今日,老夫依然認為, 混亂的江湖必要被終結,有序的武林, 方才是國之正道!”
他撥開身前的丘斬魚, 在眾人擔憂的神色中前踏數步, 立於最前:
“老夫立治國十方,以節制諸王為一, 以削減門閥為二,以肅清儒林吏治為三,以丈量土地, 輕點家奴, 打擊豪強為四。
以整頓軍風, 打擊空餉私軍為五, 以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為六……規束江湖,管控佛道信仰, 盤查武林風紀,本為最末,可惜……”
說到此處, 徐文紀眼底有著黯然。
裕鳳仙一頭霧水,楊獄、齊六一心下卻皆是搖頭, 本為最末的,卻被提升到最前, 這為什麼,不言而喻。
相比於之前的九條, 最末的武林,看似最為難以撼動,可在某種意義上,反而是阻力最小的……
以楊獄的心思,不難猜出,當年馬踏江湖,伐山破廟之所以透過, 又註定失敗,其中必然有著無數人的推波助瀾。
當年的老皇帝執意變法,王侯公卿無法違逆,推出其中一項是大機率事件, 可也註定不會讓其成功。
事實上也正是如此,西府趙王折戟而返後,那治國十方也就被束之高閣,哪怕徐文紀之後威望極大,卻也再無法推行。
甚至於自身都被逼的離京!
試想一下,在什麼情況下,朝廷才會派遣一位德高望重卻又體質孱弱,年近九十的老臣,萬里奔波數年上任這邊關苦寒之地?
無人敢殺他,可卻有無數人,想著他去死!
“腐朽的,終將破滅。你以為變法,就能改變著一切?不,恰恰相反,你的一切努力,只會加快崩壞的速度!”
林道人立於風中,發與衣衫皆動:
“神通不敵天數,區區一個徐文紀,又算得了什麼東西?張明必滅,此乃天數!”
呼呼!
夜幕寒風盡被壓下,莫可形容的威勢自其周身散逸,攀升的氣血炙烤的山林虛空都為之氤氳褶皺。
恍惚間,似如一輪大日墜于山巔,大放光與熱。
“徐文紀,貧道不會殺你,可卻要你親眼看到,你視如生命的張明天下,是如何崩塌、傾覆、毀滅!”
強大至極的威懾讓山林中的所有人盡皆色變,斷啟龍更是衣衫鼓盪,周身流溢位水銀般的實質真罡。
“你以為你是誰,也敢妄言顛覆朝廷、妄言天數?!”
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