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視律法與道德之官員,必遭反噬,故而,不守戒律之神佛,也將墜入萬劫不復之境地……”
……
楊獄細細品閱,心中不住咀嚼,思量著。
徐文紀的文字樸實,似乎在照顧自己,寫的十分的淺顯易懂,卻又極為詳盡,稍稍思量,他就品讀出更多的東西來。
到此,前言結束。
之後,是徐文紀以一些他所聽聞的神通為例,講解神通的生克之道,不過,他所知的神通似也不多,比喻也很少。
更多的,則是他註釋的一些,可考證的傳說故事。
不過其中有一則故事,吸引了他的目光。
“鬥法?”
楊獄心中喃喃。
書上言,應在千五百年前的唐時,有著一位了不起的道士,名喚‘淨清山人’,此人身懷神通,刀槍不入,水火不侵,於民間有著極大的名頭,故而被當時的唐皇請入皇宮。
一試之後,大為驚訝。
隨宴請百官以觀,宴會上,諸多官吏試探,卻皆被這道人折服,唯獨一員小將不服,直言此人乃是魔道,身上縈繞鬼魂。
非是刀槍不入,乃是以鬼魂格擋,應該將其誅殺。
遭唐皇貶斥,小將怏怏回家,夜深睡熟之時,突聽有人喚自身名姓,不由的看去,就見得五尊形色兇戾之鬼神穿堂而過。
小將大驚,旋即起身,其人兇猛,與鬼神搏鬥,其人兇悍異常,鬼神竟也傷他不得。
未多久,鬼神道‘小懲大誡’後歸去,這時,小將方才醒轉,見得自己身在靈堂,家中盡縞素。
問之才知自己已昏睡十五日,氣息已無。
小將大驚。
後他一改之前作風,與這道人交好,此事遍傳,道人的名頭更是響徹都城,成為達官貴人的座上賓。
小將傾家交好道人,漸得其新任,直至某一日,唐皇又宴請道人前來,小將作陪。
酒意漸深之時,小將突言,道長刀槍不入,為何懼怕女色,難道是道家清修功力不足?
老道亦醉,見此,直言不懼,隨抱舞姬,上下其手。
突然,小將暴起,只一刀,竟斬下其頭顱來。
這一下變故,滿堂皆驚,唐皇更是大驚失色,責問小將,小將方才直言,自己在此道身上看到天下傾覆之危,故而殺之。
然而,就在此時,那道人的頭顱竟開口吐出聲音,只道來人必將滅唐,以雪今日之恥。
“此故事雖然蹊蹺不少,可其在《亂世梟雄高甲傳、《大將鄭長弓傳、《唐末傳中皆有提及,或有可信之處……”
“高甲、鄭長弓……”
看到此處,楊獄不由的呼吸一滯。
這故事,于徐文紀看來,或許荒誕,可在他眼中,卻又幾分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