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迴盪在城外,回應的是一片鴉雀無聲。
楊獄眼皮一跳,回望戒色,後者眉頭也擰了起來,低聲道:
“此人,心頭有奸!”
大奸似忠!
方才第一聲,楊獄還有些動搖,懷疑自己之前誤會了這位州牧,或許他只是無能,並非奸惡之輩。
但隨著他第二次開口,他心中頓時就有了冷笑。
開倉放糧賑濟災民,歷朝歷代都有人做,縱不得允許,也多是功績,哪需什麼萬死?
更何況,這老傢伙,聲音未免太大,情緒拿捏也太好了些。
分明是練過的……
“青天大老爺啊!”
隨著聶文洞的長長一躬,滿懷傷感內疚的認錯聲,那浩浩蕩蕩的流民隊伍裡,響起了一聲哭喊。
“大人,救救我們吧……”
一聲哭喊響起,似會傳染一般,這些長途跋涉而來,不少都死了親朋的流民們,皆認不出垂淚嗚咽。
到得後來,似有萬人在嚎哭。
聲勢之大,讓青州城頭的兵卒也都忍不住揉了揉眼眶,緊握兵器的手都有些濡溼。
“大人…”
馬車後方,於忘海垂手而立,見得這一幕,心中也不免有著觸動:
“這就是大明朝廷的威望嗎?”
“大人…”
漫天嚎哭聲中,垂手侍立在馬車之旁的老僕微微皺眉,望向車輦。
車輦中,一衣袍發白,猶如老農般的老人,握著孫女的手,望向遍地嚎哭的流民隊伍。
一次鞠躬、兩次發話,就引得萬人垂淚嚎哭,這是聶文洞的威望如此之隆重、手段如此之高嗎?
不是。
透過這一幕,他看到了更為深層的東西。
自秦至明,三千年王朝更迭,大明疆域非是最遼闊、文治武功也遠非第一,可在民間的威望,卻是無可比擬的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