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說的,是道果?”
唐百列心中一動。
以他的地位,自然能夠接觸到一些常人無法理解的事情。
比如道果。
道果的存在,對於很多人來說並不是秘密。
事實上,四百年中,出世的道果很是不少,但凡是掀起腥風血雨的事件背後,往往少不了這些東西的影子。
“一個邊荒少年,短短兩年間走到這個地步,這已然不是一句天賦異稟可以說得過去了。”
假山中,聲音幽幽:
“我不行,這世上,也無人可以。”
唐百列對於他的話深信不疑,心中有著異樣:“那您為何不?”
“一粒種子,唯有在成為果實的時候,才可採摘……”
假山中,聲音漸漸平復下去:
“春種秋收,天地之道也……”
……
……
糧倉大火之後的日子,好似一下平靜了下來。
州衙高速運作,四大家乃至全城鄉紳慷慨解囊,不過七八天的功夫,一座新的糧倉已然拔地而起。
天氣稍稍沒有那麼寒冷,城外就開始了熱火朝天的建設。
在州衙派遣的一些工匠的指點下,護城河外數里之地,一片忙碌。
有著糧食,有著允諾,也為了自己有著住的地方,城外這數萬什麼苦都吃過的難民們,爆發了讓青州居民側目的力量。
七八天的功夫,居然已然有了些輪廓。
“照著這個速度,不用多久,這些難民就應該可以暫時安頓下來了……”
望著熱火朝天的建設,楊獄微微有些感嘆。
城池的建立自然不是那麼簡單,可這群難民的要求也不高,只要有片瓦遮頭也就滿意了。
“這位徐大人,到底名不虛傳。鄉紳們發力,這工期可比州衙還要快的多。”
戒色和尚也有些感嘆。
數萬人的安頓生計何其之複雜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