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可不是因為外來的和尚會念經,而是黑山城的其他說書人,翻來覆去只那幾套。
先生的,更新鮮而已。”
黑山城位於青州邊緣,交通不便,行商不易,很少會有人千里迢迢的行商拉些雜書回來賣。
而且黑山城蒙學都只有兩處,識字的人比‘燕來樓’的歌姬也多不了多少。
根本不會有人買。
“老夫的技藝更高罷了,他們怎麼比得了?”
李二一捏著鬍子,卻也承認這小子說的是事實。
說書人很少在一地久居,不為其他,就是因為三板斧用盡,就賺不到錢。
“這也是一方面。”
稍稍恭維了一句,李二一面色緩和了不少:“小子,你加冠的年紀都沒有,懂得倒是不少。”
“說說吧,你想幹什麼?”
楊獄笑了笑,道:“先生可帶了紙筆?”
剛才他可不止是在聽說飲茶,也在心中梳理前世的記憶,尤其是關於一些話本小說的。
“吃飯的傢伙,怎能不帶?”
李二一有些好奇,這小子想幹什麼,當即掏出黃紙兩張,以及自己的鉛槧。
這種筆雖然不登大雅之堂了,但書寫比起毛筆更方便,也更快許多。
“鉛筆?!”
楊獄心中吃了一驚。
“沒見過吧?”
李二一略有得色:“此筆以石炭切割而成,方便攜帶,書寫更快,一根,得一錢銀子!”
“……”
有人向自己炫耀鉛筆,楊獄一時有些無語,卻也沒有多說什麼。
拿起筆就開始在紙上書寫。
“咦?寫的這麼快?”
李二一眼皮一跳,心裡頓時嘀咕起來。
鉛槧之所以小眾,一時不受儒家喜愛,儒家認為書寫是件需要陶冶精神的事情,胡亂書寫,是大忌。
二來,則是這種筆與毛筆握法完全不同,沒有接觸過的人,會非常的彆扭。
可這小子寫的,居然比自己還快?
李二一心中有些失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