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著,慢著!”
眼見說書先生要退場,二樓雅間突有聲音傳出:
“老一套翻來覆去又有什麼意思?今個,給本公子說說後面,那冀龍山在長留山得了什麼好處,能傲笑四州十八府?”
“朝廷,又真個不管嗎?”
“嗯?”
那聲音帶著一股高高在上,讓一眾看客都不由皺眉。
有人想說話,卻被相熟的人一把拉住。
能坐二樓的不見得有錢,但那位,卻是真正的有錢有勢。
有人已經認出這位是誰。
“劉清卿!”
楊獄也認出了這聲音的主人。
他在衙門當差這些日子,縣令劉文鵬就只見過一兩次,可這位劉清卿,劉公子,他可見過不少回。
更沒少聽過這位大公子的事蹟。
據說這位大公子不好讀書,偏喜任俠,整日裡舞刀弄槍,與其父鬧的很不愉快。
“年紀大了說不太動,一日兩場,公子要聽,下午早來就是。”
說書人微微皺眉,就要婉拒。
“劉大公子!”
聽到這聲音,茶館掌櫃也坐不住了,忙起來拱手作揖,一臉緊張的示意說書人趕緊回話。
“回劉公子,我……”
那說書人臉色不是很好看,正要拒絕,就見得一道黃影墜在面前,發出‘啪嗒’聲響。
“金子…”
有人喉頭滾動,眼神發熱:“少說也有五兩!”
大明物價波動並不大。
一枚銅錢,在盛年可以買兩張燒餅,尋常年景,也就兩枚銅錢買一張。
五兩金子,換做銅錢就是五萬枚!
但這也只是理論上而已,金子可比銅錢珍貴的多了,在場絕大多數人,根本就沒見過金子長啥樣。
不少人伸長了脖子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