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河聞言,也沉默了,按照大魏朝的規矩,災旱之時確實可以開倉放糧,但這種行為也可能引起上官和同僚的攻擊,最終遭到處罰。
畢竟,這年頭貪官更多,不肯同流合汙,就容易遭人記恨。
即便是有心救災的正直官員也要考慮。自己能不能抗得起責任。
吃完飯,楚河隨著老者、小孩來到了他們的家,然後從乾元鐲內取出了一袋米。
他去了一趟天門關,就是透過外公楊戰的關係購買了一批糧食,藏在乾元鐲等儲物法寶內。
旱災嚴重,他知道自己手裡的這點銀子改變不了大勢,但有一批糧食,卻可以緩解災情壓力,解救不少人。
旋即,老者神色感激,想要給楚河磕頭行禮,卻被楚河攔住了。
“別再賣孫子了,你先省著點吃,撐一段時間。也許再過一段時間會有轉機的!”
楚河說完,便離開了。
雖然他救了一個家庭,但臉上卻沒有開心神色,因為成州還有上百萬這樣的受災家庭,如果不能開倉放糧,調低糧價,他根本救不過來。
片刻後,楚河奔馬離開了小鎮,來到了縣城。
縣城之中也同樣是百業蕭條,百姓因為高昂的米價已經被榨乾了錢袋,自然沒錢買其他東西,各行各業自然也就沒生意了。
隨即,楚河來到了縣城最大的米店。
梁氏米鋪!
楚河看到了許多人在排隊買米,但都只買一小袋,多的一斗米,約六七斤,少的就只有一升米。
他攔住一名中年男子問道:“大哥,你為何只買這麼少的米,一家人只怕吃不了兩天。”
中年男子看了他一眼,道:“太平年間,鬥米三五錢,最多十幾二十錢,如今鬥米200錢,一升米要20文錢,哪裡買得起。”
楚河聞言,不由問道:“每家米鋪的米都這麼貴嗎?”
這價格屬實有點離譜,比他預計的還高。
中年男子嘆道:“前幾日倒是還有鬥米百錢的米店,但如今那些店鋪的米都被梁家買空了。如今這縣城裡還有米出售的只有梁家了。”
楚河聞言,面色一沉,旋即他說道:“待會兒米鋪可能降價,如果有機會,你就多買點!”
中年男子聞言,笑了笑,走了。顯然他是不相信那些奸商會主動降價的。
一刻鐘後,楚河隱身來到了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