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堂主說出來的事情,和連環塢有關。
驚蛟門與連環塢的恩怨由來已久。
驚蛟門是老宗門,它的前身是漕幫,和太乙、沖虛等道門不同。
那些道門的宗旨還是修行,雖不避世,但在紅塵中行走的主要目的,還是為了更加高深的境界。
驚蛟門這類更像是江湖幫派,修行是輔助,主要目的則是更好的生活。
他們最初就是靠著大楚國境內的河運、漕運發家,慢慢的將上層管理者都替換成了修行者,但驚蛟門徒,更多的還是那些靠水吃飯的百姓。
而李素瑾的連環塢,恰好侵害了他們的原本利益。
李素瑾為了能夠將聶錚救回來,設法引聶錚的魂魄迴歸故土,可是僅僅魂歸故土是沒有用的,想讓他徹底復活,必須建立撫魂陣。
可撫魂陣哪有說建就能建的?
這個陣法對地形的要求極為苛刻,即便是貞豐鎮那種河流縱橫交錯的水城,也花費了李素瑾十餘年之久的光陰。
那建設撫魂陣的耗費從何而來?
自然是靠水吃飯。
碼頭卸貨、兩地貨運等等,妥妥的從驚蛟門口中奪食。
所以連環塢也有不少外堂子弟,這些外堂子弟聽起來似乎不重要,實際上是連環塢最為要緊的堂口了,因為全塢上下的經濟來源,都在此處。
而這些外堂子弟,就很少是修士了,更多都是尋求庇護,認為“背靠大樹好乘涼”的窮苦百姓們。
這樣來看,連環塢不僅砍斷了驚蛟門散開的枝葉,更是掘了驚蛟門的根。
原本百姓靠水吃飯,只能尋求驚蛟門的庇護,驚蛟門一家獨大。
現在……百姓有了選擇,你敢剋扣盤剝我,那我就去連環塢好了。
你說這樣的連環塢,如何不招驚蛟門的嫉恨?
更何況依照李素瑾當時的性格,對驚蛟門肯定沒有任何好態度,打架搶地盤的事情肯定沒少幹。
“……那連環塢位於姑蘇,頗為壯大,但是沒什麼進取心,從不擴張,不然發展這十來年,我們驚蛟門也一口吃不下,聽說那塢主是個女人,或許有這方面的原因。”
“你說有人相助,可知是何方神聖?”
“具體並不知曉,聽說那塢主似乎在京都有很深的背景,從官面做過數次文章都扳不倒它,但這一次,準行。”
“真的假的,以前不行,現在突然行了。”
“自然是真的,最近城中也有些流言,說的便是姑蘇那裡的事情,據說可能牽涉到當今左丞相……”
聶錚聽到這裡,心中頗為震驚。
但也覺得這成堂主所言不錯。
李玄畢竟是李素瑾的親哥哥,這事情怕是沒什麼人知道。
就算兩個人生了些許嫌隙,那也是血濃於水,打斷骨頭連著筋呢。
李素瑾在貞豐鎮搞出那麼大動靜來,李玄怎麼可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