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一個跳投。
主要的技術手段,都是用背身來展開的。
在馬龍面框持球的時候,防守人不需要顧忌,只需要想辦法干擾他投籃就行。
因為平衡性的問題,普通的直臂跳投還好。
使用金雞獨立的失衡姿勢時,馬龍沒辦法像普通跳投那樣保證穩定,就會被幹擾成功。
——當然,這是卸掉了徽章的結果。
訓練的時候,馬龍會卸掉裝備,好在訓練時候表現出真實的狀態。
幾天訓練都不順利,馬龍也想明白了。
技術並不是一比一複製就是好的。
適合自己最重要。
每一個頂尖的球星,在其生涯當中,都會多次調整自己的技術風格。
喬丹早年是突破,之後是中投,再到現在的無球打法。
還有鄧肯、科比等等都是如此。
馬龍遠沒有到技術定型的時候,思想也不用那麼僵化。
這一次得到的靈感,就和這個有關。
雖然沒有諾維茨基的突破能力。
協調性也落後完全體的諾天王。
但他也有諾維茨基沒有的優點。
身高臂展、噸位更足、低位單打能力更強等等。
大家型別不一樣,與其模仿,不如把自己的優勢最大化。
“不過身高臂展已經利用上了。”
“除了這些,我還有哪些優勢?”
馬龍想了一下,一個詞從腦海裡浮現。
肘子。
金雞獨立是個複雜的完整技術包。
防守人防突破,給空間了,諾維茨基就雞一個。
防守人不給空間防投籃,也可以雞一個,不過這就需要找對抗。
進行簡化拆分,金雞獨立的核心動作,就是背身持球找防守人做對抗借防守人的力完成轉身,並拉開一段空間,順勢後仰跳投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