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北只打過幾次訓練賽,能適應新戰術嗎?”
edg俱樂部所在的後臺休息室內,負責分析資料的教練組成員祁墨看著直播螢幕,隱隱有些擔心。
上單先陪打野刷半圈,升到二級。
再按陣容情況,決定去正常對線或是抗壓。
接下來,還要根據對手行動進行調整。
這樣的打法,lpl超級聯賽已經進行了兩個多月,任何一個選手都輕車熟路。
lspl不一樣。
戰術體系特別落後。
哪怕到了季後賽,也是正常分路的拼命三郎式對抗,偶爾換一次線還非常的死板,屬於規避強勢路,而不是在反覆拉扯的過程中找機會聯動。
林北並沒有足夠的經驗。
當然,這個方面可以靠隊友的指揮來彌補。
&neiko詳細交代過,讓兩個老隊員關照新上單。
緊急情況下的應變或許會吃點小虧,大方向不至於出錯。
但另一個問題解決不了。
那就是edg的側重點。
前半波野怪,正常是上單打野分經濟,輪流補最後一刀。
極端一些的‘養爹型’隊伍,拿到不需要去做對抗的食草型打野,甚至會讓上單吃第一個buff上線。
而在edg,全部收益都是廠長的,上單隻能跟著搭把手,站在範圍內混混經驗。
回去正常對線,會很吃虧。
尤其對進攻型上單來說。
&nazingj全程防守,都被marin壓了個生活不能自理。
林北線上是要打進攻的。
開局自帶劣勢,能頂住麼?
“看看吧。”
主教練阿布不置可否。
行或不行,還是看選手實際表現。
分析不出來。
雙方正常開局。
野怪重新整理後,中單和雙人組先後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