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多甦醒的靈魂之中,七號選中了阿諾。
冥土的副資料庫對造物開啟,意味著小板磚能夠將一個人的生平,用類似於編碼轉譯的形式,完整地拼湊出來。
從過往的履歷來看,阿諾有良好的管理經驗、穩重的性格、堅決執行命令的品質以及清醒的思維。
他能很快適應環境,從而根據自身環境和地位,對行為方式作出恰當的轉變。
他能知道自己在什麼環境下,應該做什麼。
以上是優點,阿諾還有一個勉強能算是不利條件的缺陷:他不是創世神的忠誠信徒。
但對羅桓和小板磚來說,這甚至算不上缺點。
信仰,並不能為現在的羅桓本身帶來實質上的正面提升。
那麼信仰的作用是什麼呢?
在致遠星上,信仰的作用是為了在羅大造物艱難的事業初期聚攏人心,以及對整個文明作出一些暴力不能起效的調整。
有很多事情是暴力無法解決的。
通常來說,信仰雖然和神這個名詞密不可分,但它並不只是那種...信徒信奉神明的單純形式。
它是一種對信徒思維的軟性控制方式,是一種可以包括謊言在內的影響手段。
在藍星,即使並沒有例項證明神明存在,各種各樣的神明也似乎從未展現過偉力,但狂信徒依然一直存在。
這種程度的信仰,很難再被打破,即使信仰主體破滅,只要給一個合理的解釋,甚至連解釋都不用給,有些信徒也仍然不會失去對信奉神明的崇拜和幻想。
這就是信仰的無解之處。
作為基本盤,致遠星必須在各個方面可控,所以羅桓在那裡樹立信仰,以免再次出現森林亞人那樣的種族。
森林亞人曾經的文化習俗和個人武力,將給羅桓所期望的可控文明帶來思想和物質層面的雙重衝擊。
至於信仰這一套對羅大造物本身的實際提升...迄今為止還是零。
因此,從本質上來說,羅桓是一名種族為人類的見習造物,‘神’只不過是他展現給麾下眾生看的一層華麗包裝。
僅此而已。
所以在致遠星之外的文明中,羅桓對待信仰的態度是這樣的:
我就在這,你可以不那麼虔誠地信我,但不能否定我的存在。
如果你在我展示自身以後,仍然全盤否定我,沒注意到算你走運,注意到了說不定哪天給一耳刮子。
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
所以阿諾不是信徒這一點,羅桓和七號誰都沒在意。
畢竟他生活的年代,羅桓並沒有展現自身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