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訓練課程之內容、已解密之國防情報與美軍特戰部隊的任務歸詢報告、筆者
個人所接受之訓練、美/歐各國之ops所採行的戰術與技巧經篩選後,並溶
入東南亞國情與多次武裝衝突之情況分析與評估,其中漏失之處多所難免,尚
望各界先進不吝指正。
發展
如前所言,戰爭的形態隨著科技與武器的進步而有所轉變,本系列講座所介紹者
乃指第二次世界大戰(1937~1945以後,配合現代武器與裝備所發展之特
種戰術,而由於戰爭形態、武器、裝備、觀念與現實環境下等種種因素考量,
在1937以前所謂之特種作戰則不在本文討論之列。
關於現代戰爭形態下之特種作戰倒底源自何起,眾說紛雲,美國方面認為水下爆
破大隊(udt算得上是特戰的始姐,但英國人認為他們的特種空勤隊(sas
與特種小艇隊(sbs才夠資格算是鼻祖,法國人則堅持德國佔領期間,法國
地下游擊隊的表現對特種作戰而言才夠資格自稱為濫殤,俄國人則說哈薩克騎
兵隊的表現更是當之無愧,更有歷史學者認為,德國u艇的成員才算得上是
、日本的神風特攻隊更是將特戰精神發到極致......各家說法莫衷一是,筆
者個人則認為德國的傘兵部隊完全符合ops的叄種要求:高度訓練、處理特
殊情況的獨立、常態組織結構,可以視之為早期特戰部隊的代表。而在1939
年9月17號入侵波蘭行動中,受過高度訓練的德國傘兵第七師,從天而降
、配合著ju87斯圖卡俯衝轟炸機與四號戰車的陸空立體攻擊,德國傘兵依事
先分配的任務區,帶著各種特別的裝備,建立空橋堡、佔領交通樞紐與指揮管
制中心,有效且快速的中斷、瓦解波蘭部隊的反抗,成功的完成了人類軍事史
上不可思議的成就,其中成功之處在於德國參謀本部周密事前規劃,與傘兵部
隊紮實的訓練,以及針對此次作戰所設計的各式特種裝備——例如改良自第一
次大戰期間用於在鐵絲蛇籠中炸出一條通道的炸藥條而成的爆破包、可摺疊組
合的梯子、可空投的機動車輛與支援火力等等特種裝備——最重要的是在行動
開始前,德國人己經就這次入侵波蘭行動中傘兵部隊所須佔領的目標建??物、
地形、可能遭遇情形等種種情況進行了完整的沙盤推演與實兵演練,並完全就
實際作戰中可能的突發情況作種種劇本外的演出,也因此,在實際的行動中,
德國傘兵的傷亡率低得難以置信。但就筆者個人以為,指揮權下放、移轉與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