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士兵突擊》中有這樣一段獨白。
“敵人在一個陰晦的早晨發動了攻擊,我方的第一道防線很快被撕碎了。鮮血和生命換來了時間,各主力集團軍得以集結,並構築第二防線。洪水終於撞上了堤壩,雙方都傷亡慘重,高烈度戰爭吞噬著難以想象的資源,複雜的戰事忽然變得簡單了,誰能先行發動第二波有效攻勢,就是勝者。代號‘silence’——沉默。沉默。戰爭伊始便保持絕對的沉默,在預計將被敵軍佔領的區域潛伏下來。四天後,當雙方都在包紮傷口休養生息的時候,我們將不再沉默。”
雖然這一次,準備大規模進剿的美軍才是進攻方,但是這段獨白中的戰法依然被執行。
沙俊龍的七人小分隊早在美軍的C17運輸機進入阿富汗領空的時候就進行了一次高空跳傘,消失在了阿富汗的慢慢大地上。
與沙俊龍的小隊一同進行傘降的還有兩輛輕型沙漠突擊車。
沙俊龍的小隊要根據情報潛伏到指定的位置,然後沉默,絕對的沉默,潛伏下來,等待著在敵人不經意之時發動攻擊。
現在,部署到121的特種部隊已經透過內線知道了卡布索的藏身地,而卡布索似乎也已經知道了美軍的到來。
一般情況下,美軍是不會在沒有確定目標位置而且沒有充足的把握的情況下就追殺而至,所以卡布索也猜到了自己的身邊有一個內奸。如果美軍沒有十足的把握,那麼一定最先到的是空中打擊而不是地面部隊。
但是卡布索並不想逃跑,這是自己人的地盤,這是“基地”組織的老巢,只有不到兩百人的121特遣隊沒有重型裝備,即使是有空中支援,自己也還是有機會狠狠地揍他們一頓。
更何況自己的仇人現在還和這些美軍混在一起,這次一定要想辦法把仇人一網打盡。
卡布索和扎維耶夫在這個偏遠的山區謀劃著這一仗應該如何進行。
“看看這本書吧,對我們有不少的借鑑意義。”扎維耶夫拿出一本《孤獨的倖存者》擺在了卡布索的面前。
“這本書我在大學的時候就已經看過了。”卡布索用手隨意地翻了翻桌子上的書。
《孤獨的倖存者》,記錄了美軍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邊境庫納爾省阿薩德巴德村莊西側外圍山區發動“紅翼行動”的真實故事。執行“紅翼行動”的美軍“海豹”突擊隊四人偵查小組因為行蹤暴露而遭到毀滅性打擊,最終小組只有馬庫斯•魯特埃勒(本書作者)倖存。
這本書對於普通作者來說,全景式的展露了美軍特種兵的生存狀態和作戰能力——在完全孤立的處境中,面對最絕望的生存環境,最壓抑的恐懼,一支最精銳的部隊,面對強悍的****,一場你死我活的山野戰爭全面爆發……慘烈的場景、血腥的搏殺、滴血的友誼、永不言棄的堅持鑄就了特種兵的傳奇!
而對於所有準備進入阿富汗山區作戰的部隊來說,這本書是有教訓意義的:山區無線電通訊非常不可靠;衛星電話也不可靠,只能在空曠的高處使用;你無法第一時間完全相信當地的任何人,你不知道他是哪一派的。
最關鍵的就是通訊,你可以不信任任何當地人,當他們威脅到你的安全時你儘可以殺掉他們。但是當你陷入困境的時候,你卻發現無線電通訊失效真是一個悲催的事情。
山區,是輕裝山地部隊的天堂,是裝甲部隊的噩夢。所以當你陷入困境,你不要期盼你的身邊會有厚重的複合裝甲會掩護你殺出重圍。你唯一可以期盼的就是來自空中的支援,不管是無人機、戰鬥機、攻擊機還是直升機,起碼都會讓你心中大定,逃出生天。
但是前提是你要保證你能夠聯絡上空中支援單位,不說讓他們不會把炸彈扔到你的頭上,起碼得讓他們找到你。而山區地形對無線電通訊的有效性的影響是很大的。
這本書對於****來說,也是有指導意義的。那就是如何將美軍逼到或者引誘到無線電訊號盲區,將他們徹底打垮。
“那你有什麼計劃?”扎維耶夫對卡布索說道。
“我已經看好了,我們這個地方四面環山,美軍肯定會首先佔領山頂陣地,然後向下攻擊,對我們現在的這個村莊發動打擊。他們一定會觀察這個地方,所以我們要把戲碼做足,讓他們認為我們會堅守這個村莊,堅定他們進攻這個村莊的信心。只要他們進來……”卡布索湊到扎維耶夫的耳邊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