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散發著柔和的光芒,為大地鍍上了一層橘黃。
田野裡忙碌了一天的村民,收拾好農具,趕著耕牛走在回村的路上。幾個頑皮的孩童迎著晚霞瘋跑著,嘻嘻哈哈彷彿永遠不知疲累。
“多謝兩位小哥了,若是沒有兩位,老漢我還真不知道能否在天黑之前趕回村子裡呢?”
李老漢取下頭上戴著的破爛草帽扇了扇,對著身旁幫忙推車的兩位少年說道。
此二人不是旁人,正是前往李家莊尋人的李青雲和張文軒。
“呵呵,李大叔客氣了,出門在外互相幫襯是應該的,而且我二人也要去李家莊,說不定還有叨擾大叔的地方呢。”
李青雲笑了笑,抬起手用袖腳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回答道。
傍晚華燈初上,夜市的小販已經陸陸續續地來到了青石鋪成的街道上,酒肆藝館之中燈火搖曳,各色行人來來往往,絲毫沒有青山城那種入夜空城,千家閉戶的感覺。
李家莊的村民幾乎都是逃難而來的,都有過親人離散,家破人亡的痛苦經歷,大家都格外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平靜生活,鄰里之間相處的十分融洽。
建莊以來從來沒有發生過雞鳴狗盜、欺男霸女之事,鄰里之間也少有矛盾。
雖說偶爾有些不長眼的外來者,看見莊子發展還算繁榮,想以武力作惡,竊取百姓財物。
無一不被村子裡自發組織的護衛隊打個半死,然後扭送青山城府衙。
後來莊子發展起來了,各地聚居的難民也都聚集而來,李有財本著村民就是第一生產力的宗旨,照單全收。
不僅提供住房還提供一年的糧食,前提是要在安頓下來後,投入李家莊建設大軍之中。
或從政、或從商,或開荒,賺了銀子後再來支付住房和一年的糧錢。
總之只要你肯幹,保證有吃穿。若是打算白吃白喝的懶閒人,對不起,不歡迎,打哪來,回哪去!
如此這般,過了一年,村民已有三萬餘人,為了方便管理,在有識之士的建議下,全村辦了一場勇武大會,挑選出四百精壯,成立了專業的護衛隊。
還請來武功高強的教習訓練,透過訓練者,每年可領一筆俸銀。
為了不影響農耕,還將護衛隊分成百人一隊,每隊當值三個月,不當值時就各回各家。
時間久了,打李家莊主意人也漸漸沒有了。
一年前為了李家莊商業的發展,村長李有財與村民推舉的六位為李家莊建設做出傑出貢獻的族人商議後。
連名上書青山城主牛奮,並給予重金換來一紙文書,取消了李家莊入夜宵禁的官規。
於是,本來要露宿山野的北上商隊,晚上都蜂擁而來,進一步促進了李家莊的發展。
李家莊如今雖是一個莊子,但是勢力卻遠在一般的鎮子之上,要不是沒有規整的城牆和官家的認可,就算和青山城相比也差不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