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序言 (1 / 4)

大唐,貞觀年間,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到達巔峰時期,絲綢之路無比繁榮昌盛,各國人民互利互市,在絲綢之路上往來頻繁。

在縱貫東西的絲綢之路上,有一個彈丸小國,由西突厥之後的王室末枝,一家烏氏之人建的國——烏慈國。他們意外的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在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並消亡的大小國家之間,頑強的存活下來。

因為他們的地理位置好,國家迅速的發展,引得周圍國家的極度憎恨,時不時前來騷擾一番,時不時打個小仗,攪擾的王上非常苦惱,可憑現在的國力又不敢擅自大動干戈。只能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最終也沒能徹底結束鬥爭。

老王上現在已經六十有餘,早年間為了創立烏慈國,東征西戰,立下汗馬功勞,而現在卻因為常年的騎馬打仗,落下嚴重的病根,沒有得到良好的醫治,多疾復發,每日都痛苦難抑。朝中之事不得不放下。

朝中大事由人代管,自然好不到哪裡去。很多官員趁此機會,大撈特撈,中飽私囊,前朝的隱患與日俱增,百姓們被各種苛捐雜稅搞得怨聲載道。內憂外患,迎面夾擊,烏慈王國,危在旦夕。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昨夜花。

即使前方戰亂紛紛,軍隊錢糧吃緊,可城裡依舊有人夜夜笙歌,歌舞昇平。人們似乎都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國內最奢靡的地方當屬於慈仙城,這是一座樂都,凡是世上能找到的娛樂專案,在這裡統統都能找到場子,包括樂坊、青樓、雜劇社,凡所應有,無所不有。這裡,正是繁華著錦之地,烈火噴油之所。

慈仙城裡,熙來攘往的集市上,穿梭著身著各色衣衫的人群,一些人穿著樸素的灰色布衫,短褂長褲,腰間繫著灰布腰帶,身後揹著碩大的筐籃,尋到一處能擠下一個人的地方,就把筐子從肩上卸下,放在地上,人在筐子後一蹲,開始等待主顧上門。

有些人則穿著錦衣綢緞,悠閒的坐在店鋪之中,有客上門,才笑臉相迎的起身迎接。貧富差距一眼便知。

海海的人群中以包著頭巾,黑麵蓄蚺的波斯人為最多。

他們往往三兩人成行,鬼鬼祟祟的張望著集市上各色攤位,然後用被人聽不到的聲音小聲交談,指指點點。

烏慈國人大多不喜歡鬼鬼祟祟的波斯人,可他們又有求于波斯人。表面上對波斯人還算客氣,背後地裡卻罵的牙根直癢癢。

各家各戶的攤位上大多擺放著波斯國的綾羅綢緞、珠寶玉器,陽光一照,色彩繽紛,吸引著往來人們的目光。

還有些小商販,趁著集市生意紅火之時賣拉麵、餑餑、麵食等,來往的人們逛一會兒便經不住色香味的誘惑,駐足不前,掏出一個銅板吃一碗香氣撲鼻的拉麵。

在這密匝匝的集市上,最熱鬧的攤位,卻是一個臨時攤位。

那家攤位前擠滿了女人,她們一個個情緒激動,搶著往進湧,紛紛爭先恐後的掏錢。不明就裡的人還以為這裡發生了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忍不住駐足觀看。

從人群中殺出一條血路的胖婦女興高采烈的舉著一個鑲嵌滿珠寶的銅鏡,左一扭右一扭,擠出人群。她滿臉小姨,拿著鏡子左看右看,豐盈圓潤的臉頰在鏡中竟像魔法似的瘦了一圈。她用圓潤的手在臉上摸了摸,眨眨眼,再抿一抿嘴上乾涸的胭脂塊兒,然後帶著滿意的表情走開了。

這一系列動作,引得旁邊還在“浴血奮戰”的女人一陣羨慕。

站在最中間被圍的水洩不通的賣貨人,是一對笑容可掬的年輕人。兩人都是二十一二歲的模樣。

女子穿著鮮豔的波斯紗製成的長裙,裙子款式別緻,肩上只有兩根細細的帶子,潔白的肩膀又裹在披在背上的白紗下,若隱若現,讓人浮想聯翩。手腕上是一隻小巧的圓形配飾,仔細看的話,還能看到圓形盤內有長短不一的三根針在走動。

在這裡,鮮少有人穿波斯紗,更別提剪裁成這樣奇怪的服飾。有些女人們除了買銅鏡,更多的也是來看這怪異女子的穿著打扮,並且小聲議論著,想知道這樣新潮的打扮是怎麼想到的。

可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女人們豔羨這女子的服飾,偷眼打量,想回去也做這樣的裙子穿。可一看自己的粗腰厚臀,便連連嘆息。

她是鬱瑤,是附近小有名氣的美妝達人。在這裡賣仙女鏡僅四個月,就已經拉攏不少婦女成為忠實粉絲。很多婦女遠道而來,不僅僅是為了來購買她們的鏡子,更重要的是學習她見縫插針講述的一些美妝知識,想拼命的靠駐顏術挽回自己夜夜往青樓跑的老爺們。

在她旁邊收錢的男人是一個身高七尺有餘,相貌堂堂,膚色白皙,唇紅齒白的乾淨男子。

沒有了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