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高祖立業之初,大漢初立之時,白馬之約猶如在耳。
袁氏公路自名偽帝,自絕於天下百姓,自絕於大漢朝廷。
御史大夫劉景升乃漢室宗親,皇家子弟,大漢肱骨重臣,竟不思報效家國,妄圖行那不軌之事。
如今備乃大漢皇叔,受陛下隆恩,不可不為大漢清理門戶。
今發檄文,痛斥劉景升數條罪狀,昭告天下!
其罪有一:
身為山陽劉氏一族,朝廷重臣,不思忠君體國,身為御史大夫,非但未曾入朝赴任,竟據守荊州之地為一諸侯爾。
其罪有二:
身為大漢宗親,不思調節江淮紛爭,竟然妄圖聯合袁術對抗同宗,擅立豫章太守,兩千石高官對抗朝堂所命揚州刺史。
其罪有三:
身為長輩,不思照顧子侄,妄圖陷害坑殺朝廷所命上庸令,自己侄兒劉封,攻殺大漢平陽侯,車騎將軍張濟。
其罪有四:
聯合偽帝袁術,意圖列土封疆,作亂四方,圖謀國器。
四條罪狀,皆有佐證,劉表賊子萬死難贖其罪。
今大漢皇叔,司隸校尉劉玄德昭告天下,此等惡賊人人得而誅之,他遠以身作則,請朝廷下令誅殺劉表,撥亂反正!
這一篇檄文有劉琰潤筆,劉備親自書信,然後抄送發往天下,並送往許都朝堂。
一時間劉表直接被這封檄文徹底的推到了風口浪尖之上,本就頭痛不已的劉表如今更是感覺自己的腦袋要炸了。
而屋漏偏逢連陰雨,就在劉表收到檄文的同一時間,第一批討伐他劉景升的勢力已經出現了。
南陽太守,襲爵平陽侯的張繡。
長沙太守,坐鎮荊南的張羨。
以及在劉表心中墳頭草都三丈高的上庸令劉封。
當劉封的這杆大旗再次出現在荊州的土地上的時候,劉表額頭上被密密麻麻的冷汗所包圍。
劉備抓緊機會對他發出檄文這不是什麼大問題,也在他的預料之中。
張繡張羨趁火打劫,這也不是什麼大問題,他也不是想不到太吃驚。
但是劉封出現,代表這不是多了一路討伐他的人,而是劉封出現後面引發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