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楊回去了,他來的很壯烈,回去的卻很憋屈。
作為救駕之人,他先是請求陛下進入野王修整,毫無意外的被拒絕了。
看著眾多反對的將校,張楊果斷的露出來了自己的真實目的。
那就是希望由自己迎接陛下進入東都洛陽之地,然後保護陛下的安穩。
不得不說,這天下的諸多勢力,就沒有一個是傻子。
但是張楊仍然是低估了這群西涼將校。
無論是張濟還是段煨,亦或者是楊奉董承以及那黃巾將領韓暹,此時卻是出氣的統一,將張楊先一步清理出去。
而且此時場面上已經變成了三方勢力。
其中張揚自然是一方勢力,而在另外的人員之中,張濟與段煨兩人若即若離,勉強也可以算是一方勢力。
而剩下的將這滿朝君臣全都帶出長安的,那楊奉董承和黃巾將領韓暹幾人則是抱成一團。
這麼快速的合併起來,不得不說有壓力才有動力,一直都以沒腦子而著稱的西涼軍諸多將校,在這一刻那真是頗有才華的。
張楊在被集體針對之後,本想據理力爭,但是卻在關鍵時刻被他帶來的謀士董昭一把拉住。
眼神示意之下,張楊緩緩退去,迴轉河內野王。
看到張楊離開,眾人也都是長出一口氣,這位的壓力著實是有些大。
而離開這裡的張楊,看著那將自己拉開的董昭也是滿臉的難堪之色,不過當董昭將自己的計策說完之後。
張楊立刻轉怒為喜,甚至不由的哈哈大笑起來。
迴轉野王的張楊絲毫沒有停留,直接帶著兵馬裝好糧秣,用布囊裝上那糧秣之後,背在士卒的身上直接朝著朝廷大軍停留的方向而去。
之前董昭已經說了,從華陰到洛陽,就算是不說段煨和張濟。
那這一路也算得上是山高路遠。
關中的世家之中也就是弘農楊家能夠拿出些許米糧來支撐,但是他們守著張濟,恐怕不會讓他們如願以償。
誰都想要陛下,既然如此那麼糧秣自然就是重中之重。
這個時候,朝廷大軍最缺乏的就是糧秣,張濟和段煨卡的最嚴的也就是糧秣。
段煨已經沒辦法將陛下帶到華陰了,他或許會提供些許。
但是張濟若是想要讓朝廷眾人進入弘農,那麼就一定會讓他們出現斷糧的危險。
最後不得已停留在弘農之地。
不過這種算計卻是被張楊和董昭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