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在這種困窘的情況下,只能帶著家人從家鄉離開,離開家鄉,離開舅舅的身邊,最後來到了這江都縣之中。
而他能夠活著走到江都縣,也要多虧了兩個人的幫扶。
一個是為他們一家鞍前馬後,伺候照顧還當護衛的孫河,另一個就是四處聯絡,為他們尋找安身立命之地的好友周瑜。
而此時他選擇定居江都,甚至於去城外獨自守孝也是因為自己的這個至交好友。
“公瑾,這一路卻是辛苦你了,為了我等這般的費心費力。”
“你若是再說這種話,某家轉身就走,就當你我從未認識。”周瑜輕笑一聲,聲音語氣和他的人一樣的溫和。
相比較於雄壯英氣的孫伯符,周公瑾的模樣用一個“美”字就可以形容。
這不是簡單的美,是讓這世間任何的女子在他的面前都有一種自慚形穢的感覺,面板白淨細膩比尋常大家閨秀的都要好上不少。
可是星眉劍目,卻又不缺男子氣概,從內而外的一種儒雅之氣在他的身上完美的呈現。
他們早年相識,那時候孫伯符是那赫赫有名江東猛虎的兒子,而周瑜則是已故洛陽令的兒子,那時候很多人都說周瑜依仗孫策,但是孫策從來沒有這麼覺得。
如今江東猛虎已經去世了,孫伯符甚至居無定所,反倒是這個已經在江淮之地頗有名聲的周公瑾站在了他的面前,幫扶著他一路前行,來到了這江都之地。
“當初父親離開江淮之地,吳郡之中的那些人就對我們母子兄妹多加苛待,當初就是公瑾給了我等安身之地,如今卻是再次連累了公瑾。
雖然某家知道說這些有些矯情,但這心裡...”
“你知道矯情就別說了,哪裡來的那般廢話。”周公瑾笑著打斷了孫策的話,讓他再一次將這種話憋了回去,“不過這段時間讓你守孝也是為了讓你冷靜下來。”
周瑜伸出手用力的拍打了一下孫策的手臂,感受著他的壯實,不由的笑的更加的明顯。
“你有不下於伯父的勇猛,假以時日,你的威名一定在伯父之上,只不過你的性格太過暴躁,不近人言,這等性格是你的缺陷。
這半年的時間,某家會一直陪在你的身邊,知道你徹底的安靜下來,平靜下來之後才會離開。
你的起點不在徐州,這裡只是你的一個落腳之地罷了。
日後你且去四下闖蕩便是,這家中大小事情你大可不必擔心,某家會幫你照顧,直到你自己也有能力照顧他們的時候,便將他們接走。”
周瑜的話字字句句落入了孫策的耳中,若非是有這麼一個傢伙一直陪在自己的身邊,他真的不敢說能夠扛到現在。
他或許聽不進別人的話,但是他對於周瑜的話,他從來不會有任何的懷疑。
就算是周公瑾告訴他,需要他一劍抹了自己的脖子,他也會毫不猶豫,因為他的心中堅信只要是公瑾說的,就算是抹了脖子,他也有辦法將自己救回來。
草廬之中,孫策開始披麻戴孝,而周公瑾則是捧起竹簡,一遍又一遍的誦讀經典,就再孫伯符的耳邊誦讀,將這聖賢的聲音,傳到孫策的耳中。
天下紛爭尚未開始,這大爭之世的帷幕已經緩緩拉開。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