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這樣,那便得派一個監管之人。
將信傳回相府,元歌想讓父親為她挑一可以信任之人,結果卻沒有想到,父親推薦的人是有過一面之緣的董文陽,她該喚一聲表哥的董家人。
稍微猶豫了下後,她便點頭同意了。
第一世裡,李家會倒的那麼快,除了她父親擋了啟元帝執掌大權外,還有很多的原因,便是原因李家算是寒門小族。
因為撇開父親不談,李家沒有一個能拿的出手的子侄後人,唯一的助力只有鎮國公府。
彼時先帝在世時,她父親走的便是純臣的路,不結黨營私,不往朝中塞李家子侄。這才是她父親能夠在這樣的情況下,能夠走到這個地步的原因。
因此一旦有時,弊端便顯了出來,無人可幫襯。
她要選一個監管之人,李家都挑不出得用的人,反而用了沒有什麼往來的董家人。
其實李家已經在培養有才之人,只是早年先帝在,她父親不能這樣做。現在可以這樣做,卻一時又找不出得用的人來。
培養有用之人,可不是一朝一夕便能成的。
元歌緩緩的嘆了一聲,應下了監管的人選。不過啟元帝得知這件事後,一顆心便繃緊了,耐不住的跑到了鳳陽宮裡。
“福樂兒,你不能接見倆城的屬官,不如朕挑一個得用之人,替你坐鎮?”
元歌奇怪的瞥了眼啟元帝,淡聲道:“多謝皇上,只是臣妾已經有了人選,此時已經吩咐下去了。”
啟元帝一副什麼也不知道的表情,一臉好奇的問道:“也不知福樂兒選的是何人,要不朕替你查一查此人,看他可靠不可靠。”
“此人皇上也見過的,便是臣妾生母外家的人,姓董名文陽。”元歌不知啟元帝想做什麼,便直接說了出來。難道他是後悔了,不肯將這倆城給她,想派他的心腹過去嗎?
“哦,原來是他啊。”啟元帝有些酸溜溜的想,要是旁人聽到他要派人,定然立刻就會答應下來,只有她卻不為所動。
其實啟元帝也知道自己這樣很可笑,但是卻忍不住的去想,若是他的福樂兒若是沒有進宮,會不會就嫁給了這個姓董的表哥。
啟元帝離開之前,劉義便已經先一步派人去清道,務必皇上出來的時候,不會遇到摔跤的妃嬪,或散心詠梅的妃嬪。
無他,如今啟元帝只會出現在鳳陽宮,因此這一條路上,各種姿色的妃嬪頻頻出沒。
這些人雖然根本到不了御駕前,但是啟元帝還是覺得煩心,總覺得自己像是一塊上等的肉,被眾多人所覬覦。因此便直接讓人將路清了個乾淨,不想在路上見到花草這外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