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將軍還好說,畢竟他也算是將士出身,有領兵打仗的經驗,蕭珩,算他身份高,武功強。
蕭昂是最慘的,當副帥之前,他可是京中有名的紈絝中的紈絝啊,這些將軍也有妻兒在京城,能不認識蕭昂嗎?
現在就是這麼一個紈絝,搖身一變,直接成了副帥,在軍中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啊,那些將士心底能服氣嗎?
偏偏又有自知之明,不敢去找蕭珩比武,這不,就只能用這種迂迴的方式來給蕭珩找茬了。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
欠條上又有大將軍印,即便是靜王就在隔壁軍營,那些將士們也理直氣壯。
孫將軍手裡拿著一堆的欠條,除此之外,還有兩筆債呢。
一筆,是這三萬大軍,已經三個月沒有發軍餉了。
孫將軍代替三萬大軍,向蕭珩討要軍餉。
另外一筆,是那些戰死沙場的將士們的撫卹銀,李良將軍在時,都是四個月發一次,這一次,因為沒錢,已經拖到第五個月了。
這事不能再拖了,那些將士們保家衛國,朝廷不能虧待了他們。
原本那些將士們徵召入伍,保家衛國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想吃些軍餉,貼補家用。
要是因為錢送的不及時,讓那些戰死的將士們家中父母妻兒餓死了,他們心愧不安啊。
別看孫將軍孔武有力,這傷心起來,也是聲淚俱下。
這不,軍帳外的將士們都跟著落淚了,跪求蕭珩。
而且,吳將軍也來摻和一腳了。
用膝蓋想也知道,他幫的不是蕭珩,是孫將軍他們,唯恐天下不亂。
那些欠條,蕭珩每翻一頁,錦桐都瞧得清楚。
算下來,蕭珩至少要拿一百萬兩出來,才能擺平這件事。
想到這裡,錦桐就無語了。
離京之前,蕭珩和蕭昂是想盡了辦法,才勉強籌集了軍中半年的用度,誰想到,居然會遇到這樣的事情?
孫將軍他們討債,是想讓蕭珩替那些將士們向朝廷要錢。
或者說,是孫將軍他們不服蕭珩,就是想找些事來膈應他。
再者說,欠條上有大將軍印,現在蕭珩是軍中出帥,這錢也算是問蕭珩要的了。
這錢,就算有,也付的不甘心啊。
李良將軍一邊借錢付將士們軍餉,一邊貪墨,中飽私囊。
沒出事,這借的錢還是朝廷還,他李將軍貪得盆滿缽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