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穿越影視逍遙遊> 七十七章 心境失衡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七十七章 心境失衡 (1 / 2)

這種化身萬物,用類似天道的視角去看待世間的一切,對於劉康的心境來說,也是一次極大的磨練。

自從他來到這個世界之後,由於知道這條時間線註定消亡,而變得無所顧忌,漸漸忘記了自己的初心,初心易得,始終卻難守。

這也是每個普通人,在偶然獲得超出自己掌控的力量之後,都會遇到的問題,權力使人墮落,超出自己心境的力量也是如此,比如鳳凰之力的侵蝕讓琴葛蕾內心崩潰,進而喪失了人性,

劉康自從掀起了這場全球的進化競賽之後,他感覺自己的人格在逐漸理性化,也就是看待事物變得很默然,正在逐漸丟失以前平凡的自我,

而一個以前一直被他刻意迴避的問題,也逐漸顯現出來,隨著他越來越強大,生命形態與人類的差距也越來越大,對同類也漸漸的表現出疏離,哪怕控制著不去看她臉上的細菌,人也不會愛上一隻螞蟻。

雖然當時他信誓旦旦的說過,只要內心認為自己就還是人類,就沒什麼大不了的,但隨著他越來越強大,這樣的情況會越來越多,早晚有天,他會變得宛如神話中的聖人那樣,視眾生為螻蟻。

歸根結底,這還是他的心境問題,與暴漲的力量不相匹配,導致自我認知出了毛病,畢竟操縱物質分子、化身萬物、精神創世、打造神國,這些都涉及到了神靈的領域,而他的心境一時之間還不能適應這種變化。

人有三性:獸性、人性、以及神性,而與之對應的人格結構則分別為本我、自我、以及超我。

第一種獸性,也就是動物屬性,一味追求本能的快樂,這就是動物性、也叫獸性。因為動物沒有倫理道德的觀念,動物只會追求本能快樂。因此,一味追求快樂的人,跟動物是沒有區別的。

它所對應的是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慾望、衝動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樂原則行事,它不理會社會道德、外在的行為規範。

第二種人性,也就是平衡性,所謂的平衡性就是指,眾生平等,你可以追求快樂,但不能去幹涉別人追求快樂,眾生都希望快樂,所以,不能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這就是人性。

與之對應的人格結構是自我,也就是人格結構中的管理和協調部分,是來自本我經外部世界直接影響而形成的知覺系統。

它代表理智與常識,處於本我與超我之間,按照現實原則,充當仲裁者,監督本我,適當滿足。

第三種是神性,高於人性的特性就叫神性,神性也叫超越性或無我性,神性指的是,人性沒法到達的高度,只有覺者或聖人才能到達的境地,稱之為神性。

所對應的是超我,也就是人格結構中代表理想的部分,超我的特點是追求完美,所以它與本我一樣是非現實的。

三者之中人性就是獸性與神性之間的一種平衡性,如果一個人只顧自我的利益,它就會退化到動物性中,變成了禽獸,如果一個人摒棄自我,他就會逐漸散發出神性,活成了無我的神靈。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