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國外,還是國內呢?
看兄弟們的興趣濃度,先說國內。
首先營銷號以及自媒體,對於“第一個榮膺格萊美最佳歌曲”這類新聞肯定是馬不停蹄手不離鍵地追逐,何況秦疆這波玩這麼大。
一個影片在網際網路上流傳——
《最受美利堅歡迎的歌手:qj》
《說謊的無賴口中意有所指的太陽到底是什麼》
《不粉不黑冷靜討論,秦該被打為劣跡藝人嗎?》
《震驚!他在格萊美頒獎典禮上居然這樣說……》
火!
爆!
異常!
別說什麼上熱搜什麼的了,國內微博、小紅書、抖音、嗶哩嗶哩等平臺,充斥著討論。
“起猛了,我怎麼在搖滾樂裡聽出了家國大義。好牛的一首歌。”
“媽耶,現代版孤忠無路哭昭陵……”
“人們只有心裡委屈就會想找毛爺爺啊。”
“嗚嗚嗚,太陽這麼大,為什麼這麼暗呢?太黑了我真的看不見了,說秦哥破壞與海外的文化交流,是真的看不見秦哥在海外人氣有多高嗎?前賽最佳舞臺,格萊美最佳歌曲,都是以前從沒有歌手拿過的。”
“bg膽,說你有問題,你就有問題。秦哥這個說法,像是臨死之前的不甘之音,誒!”
“我勸你們,不利於團結的話別瞎說,上一個提出質疑的是沈思箏,現在公共賬號都被封掉了。”
等等,因為出現“秦疆”的評論發不出來,所以就用首字母和“說謊無賴”“秦哥”“秦”等代替。
也確實,大概一小時之後,相關話題就開始被刪除。
可熱度太高了,除非是直接禁網,否則根本壓不住。這一波出手,宛如火上澆油,討論得更激烈了。
關鍵詞被稽核,人們能衍生出更多詞語,秦哥不行就秦哥,qj不行就大q,禁不過來。
封建社會黑話的發達,側面印證了人們的對詞語的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