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後,待到了晚上,便開始收捲了。
全國各地的試卷,在包封好後,也火速的運往了洛陽城。
大魏帝國,在仙師制定好國策後,便尤為重視文化。
所以,曹操親自規定,各地的考卷,得用六百里加急運往洛陽,中途誰都不能碰。
若是碰了,那是殺頭的大罪!
曹操,要篩選良才了。
……
三日後。
全國各地的考卷,陸陸續續的送到了洛陽城。
按照往常慣例,這些考卷應該先讓監考大臣閱讀,再從其中挑選好的,遞給曹操。
然而,曹操卻迫不及待了,吩咐那些監考大臣,將閱卷地址都給搬到了他的御書房。
雖然有些荒唐,但曹操從未在乎過這些禮節,這也像是他能幹出來的事情。
所以,這幾日晚上,大臣們白天上朝處理政務,晚上就來皇帝的御書房,開始閱卷。
當然,這些閱卷大臣,都是曹操最信任的人。
就連隱居的荀彧,也想看看這一屆學子的能力,故而才被曹操請動,一起來了這御書房閱卷。
每到晚上,御書房內,便有七八個大漢坐在一起,共同批卷,燈火通宵不熄。
全國考生,何其之多?
即便是透過普通的篩選再遞上來,也足有上萬篇了。
今日,又是通宵一夜的閱卷啊。
在御書房內,有著七八張案几,這些案几都是給閱卷大臣們用的。
曹操坐在最中央,翻看著學子們的試卷。
而在曹操兩側,則有著荀彧,郭嘉,賈詡,程立等頂尖文官大臣,共同閱卷。
四周,燭火點綴,經久不熄,將整個御書房照亮。
大多數的答案,都只能評為丙級,至於乙級,暫時還沒有出現。
文章的評級,被封為甲乙丙丁,而每個評級,又分為上中下。
他們已經審閱了兩天,甚至連一個乙級試卷都沒出現。
所以,頂尖大臣們,閱卷的時候,紛紛昏昏欲睡,強忍著怒火,逼迫自己看下這些垃圾的文章。
在他們的眼中,這些連乙都沒有的文章,可不就是辣眼睛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