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把目光轉向儒仁門,就從子文等人從大澤山回到儒山的地方說起吧。
儒山巍峨,勢可通天,遠遠看去,如同仙山福地,美不勝收。
儒山之前,有一條大江,被世人稱為絕凡水脈,正如這個名字所形容的,大江的這一邊,時常有普通人來往,而大江的另一邊,除了儒仁門的人,便再無其他人了。
絕凡水脈水邊,立了一個石碑,上面有如下幾句長短句:
一泓水,人仙隔。
縱仙槎,難絕波。
遙見仙人云中去。
飲玉髓,羽駕賒。
一泓水,流千秋。
求仙念,總不休。
人間方士幾多訪。
摶紫丹,生未久。
子文幾人看了看石碑,竟有種多年未見之感。
幾人御空而去,轉而到了仁聖大堂,儒門六君子除了文君子和五君子外,其餘四人正在爭“舌辯會”的舉辦地點。
其中尤以關係很緊張的詩君子和八音君子爭得最為厲害。
“我音律山(又名八音山)扼儒山咽喉,地理位置極其重要,我儒仁門弟子若熟悉地點,將來儒山若是發生了什麼變故,他們可以第一時間來拯救儒仁門。”八音君子自以為得理,把反駁的機會讓給了詩君子。
八音君子的話合情合理,無可駁斥,詩君子便話鋒一轉,講了個笑話:“若是讓男弟子熟悉了音律山,我怕以後你音律山可就要緋聞連連。更何況,這世上的女色狼也不少啊。”
“你……你……”八音君子氣憤得吞吞吐吐,差點兒要氣得昏了過去。
“好了,別爭了,這次的舌辯會,就在音律山舉行吧。”文君子阻止了二人的爭辯,以掌門的身份道。
“多謝掌門師兄!”八音君子趾高氣昂地回應,聲音很大,生怕別人聽不見。
“哼!”掌門已經這麼說了,詩君子便沒有話說了,便一甩衣袖,憤憤然坐下。
見幾道身影前來,幾位同門便又恢復了暫時的平靜。
子文幾人進入大堂,紛紛各自站在了自己師父的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