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百個孝子不如有兩個孝順的兒媳婦。
“別恨你媽,她那生病了,腦子不好使了。”比了比自己的頭“這人老了,好些個事情控制不住,我們要是能好好的沒人願意找茬,你說是不是,你公公婆婆去了都會感激你們的,大姨講句實話,他們有老二這個孝順兒子啊也不如有你這個孝順兒媳婦來的強。”
劈頭蓋臉就被人誇了一通。
顧長鳳呢,也不是不愛聽別人誇她,但覺得做就做了,而且又是這種場合,其實沒必要。
將心比心。
她沒想能從譚奶奶的身上得到什麼,但她這一代的人接受的教育就是這樣的,也沒那麼狠的心。
不然最後的那段日子她也不會勸,讓把人接回家。
來來去去的人。
白天沒有人哭。
讓哭都哭不出來。
兒子們是沒有眼淚的,可能就平時喝多了酒才會掉眼淚。
唯一的女兒覺得自己盡孝了,沒有值得哭的。
到了晚上,譚禾帶的頭,說讓弟媳們都回去好好休息,哥幾個給守靈,反正也就這麼兩天,過完也就完事了。
兄弟幾人坐在裡面的還有坐在外面的,過了七點就沒什麼賓客過來弔唁了。
坐著坐著,姐弟幾個就都哭了。
人死恩怨一筆勾銷嘛。
再多的不好現在能記住的也就剩好了。
想想小時候,那時候條件也挺苦的,養大這麼多的孩子也挺不容易。
譚宗慶是個感性的人,過去覺得自己不欠爹媽什麼,但此刻又覺得欠了。
“……我大哥結婚,嫂子又不願意把錢都拿出來給家裡,就我姐一個人頂著,下面還有三個弟弟要養,我那時候出去唸書了……”
不說就不覺得,一說就覺得自己也挺自私。
譚爺爺譚奶奶逼過他初中畢業就養家,可譚宗慶沒幹。
老三都忘了這一茬了。
這些年的日子過的太快了,哪裡還能記得吃不飽的那些年的事兒,總覺得爹媽偏心。
偏心偏到了咯吱窩,但現在老二一提,可不就是,人老大那時候養過家也養過他們。
老三“也不是說怪,就明明能好好辦的事情他們沒辦好,搞的這個家四分五裂的,我姐你就說這些年你一點錯都沒有嗎?”
老三把矛頭指向了譚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