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做,天在看。
世間即便閉著眼,也並不一定就看不到你所做的一切,做好人做好事,終歸善行不會被永遠埋沒。
又一次的處於風口浪尖之中,不需要楊以辰自己去解釋,當有人質疑他慈善的誠意和真心時,萬千的粉絲就衝了上來,這其中有很多人都能夠在發表言論的時候,將過往電視報紙網路上的一些新聞截圖拿出來,都是曾經曝出楊以辰的捐款,一張張截圖,明顯就是告訴你,就是在打你臉,讓你們在那胡說八道,不要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有那閒工夫好好去工作,有那閒錢多捐贈一點,別老是梗著脖子覺得自己是個救世主,殊不知你的貢獻甚至都不如一名拾荒者。
在這件事曝出來之後,楊以辰也並沒有專門接受採訪,依舊是照常生活,照常工作,《寒戰》是全亞洲同步上映,北美和歐洲因為馬丁斯科塞斯來香江探班看到了這部戲的拍戲,且已經有了《無間道》成功在前,所以也有意要進行引進,目前正在洽談之中,畢竟楊以辰的招牌擺在那裡,有他的電影,不愁不賺錢,引進也不可能賠錢。
真正的戰場還是華夏,還是香江,這是一部非常具有香江色彩的電影,也是香江電影裡比較獨特的一個型別劇。
楊以辰擺出了五龍匯到最後的群龍匯,大家可都期待著他這部《寒戰》出來,前面的各有特色,不能說有失水準,但其實大家心裡最期待的還是他親自上陣的這一部警匪劇。
看到《寒戰》就會想到當初的《無間道》,香江的觀眾猶記得當時只有幾場戲初出茅廬的小傢伙,能跟梁超偉劉德驊兩大影帝飈戲,雖說只有那麼寥寥幾十秒,卻也讓人眼前一亮,覺得這個拍偶像劇出身的小傢伙,並不像是大家想的那麼光靠臉混跡藝壇。
十年光景似在眼前,昨天今天模糊不清,不老的劉德驊也開始能夠看到一點點的老態,新一代的年輕演員也都冒了出來,楊以辰從初出茅廬成為了今日的定鼎藝壇大亨,兩部影片又都被冠以香江此類電影的崛起,一部影片一旦讓觀眾們產生情懷的感覺,那當它上映的時候,不需要太多的宣傳,你就會下意識的走進電影院。
楊以辰在宣傳《寒戰》的策略中,用了一個並不算很高明卻很有效的方式。
他只是用了兩段跟劇情毫無關係的單人畫面,分別是劉傑輝和李文彬兩個人走路的特寫,然後在畫面上,打上字幕,最後兩個畫面拼接到一起,似兩個人從兩邊走到一起。
“警務處行動副處長,李文彬。”
“警務處管理副處長,劉傑輝。”
夠了,這就足夠了,香江的警匪題材,警司也就差不多了,高階警司也就至多當個配角出來一下,基本上都是針對某個題材的某個警務部門一名頭目,最高也就只是該部門的負責人,這就是以往香江影片的此類片子的極致。
這一次,直接來了二號和三號,還都是大SIR的最有力爭奪者,很可能就在這部戲之內,兩人就會成為香江警隊的一哥,這麼高規格,影片到底演了什麼?
拍攝的時候,就有外行人看過劇本覺得一部衝鋒車就大驚小怪,是不是非得牽強附會兩個角色啊,你換個警司級別來處理這件事行不行?不過就是掛上兩個身份而已,這兩個身份在劇情中並沒有什麼特殊價值?
到贖金時,才是真正體現價值的時候,直接一拍板,就可以拿出幾千萬來,直接一個電話,就可以做一些改變,那句幾個小時內你是香江最有權勢的人,可不單單就是一句臺詞,有很多的臺詞是有很深寓意的,就看你能不能看得懂,而這部片子一大優勢就是好即便你看不懂,對於整部戲的影響也沒什麼。
楊以辰有一個夢想,本來他是希望《雪中悍刀行》來實現他這個針對香江本土設定的一個小夢想,他希望一個純粹的華夏製造電影,可以在這裡獲得超過億元的票房,像是之前的《road》、《夢斷殘橋》、《銀河先鋒》之類的電影,準確點說已經不能算是華夏電影,所以它們所創造的那些成績,並不能真正算是超越。
彈丸之地,一部電影在這裡可以獲得一億票房,什麼概念?
希望《寒戰》能夠有這樣的氣勢,能夠去完成這樣的壯舉,在一個並不算好的檔期內,在並沒有大規模宣傳卻有著爆炸宣傳效果的狀態下,正式在亞洲範圍內進行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