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到過影視城參觀過或是探班過劇組拍攝的業內人士,在各種場合都會被記者問到關於《盜墓筆記》的事情,現在整個劇組對外界而言就是一座神秘的寶藏,裡面到底有什麼都不清楚,哪怕只是一點籠統的訊息,對他們而言都是可以用文字的渲染呈現給更為好奇的觀眾們,以此來獲得銷量、收視率。
有些時候,這樣的採訪會多少讓藝人有一些反感,怎麼,你們採訪我就是為了知道它的訊息?難道我在你們面前就一點吸引力沒有嗎?
但當這件事足夠大的時候,結果就不一樣了,藝人們覺得蹭這樣的關注不是什麼丟人的事,反倒是一件很值得驕傲的事情,奧斯卡影帝這個頭銜讓他們將這距離潛意識裡當作了不可追也追不上,那剩下的也就是膜拜了,面對著自己膜拜的物件,蹭關注不會反感只會樂在其中,記者們從這些藝人的口中,得到了大量的資料,有一些詞彙被反覆提到,也被他們反覆的傳遞給好奇的觀眾們。
“不可想象的人力奇蹟。”
“很期待未來在電視中被震撼!”
“很難想象會有這麼大的手筆!”
“辰仔說光怪離奇,大家一定不會失望!”
“無法複製!”
“註定會成就經典!”
為什麼會評價這麼高?難道只是單獨的吹捧?肯定不盡然,他們必然是看到了讓他們震驚的東西,才會有這樣的感慨,那裡,究竟有什麼?這部新題材的電視劇,究竟有著怎樣神秘之處,中那些畫面,他們是怎麼呈現出來的,如果只是單純的特效後期加工,怎麼可能有這麼多的人對此給出那樣的評價?
當媒體這般關注時,有一件可笑的事情發生了,在這個行業裡從來都不缺乏效仿者,跟風是非常常見的事情,但這些年跟楊以辰的風不是那麼好跟,這一次就有一些‘聰明人’,選擇了逆向跟風,我不等你作品出來再去跟風,而是提前就拍攝出來,搶在你播出之前進行播放,你的題材不就是倒鬥嗎?這些資料找得到,還有你的底子擺在那裡,抄襲談不上,我借鑑行不行,我先拍出來,到時候觀眾最新鮮的感覺是看我的,而不是看你的。
兩部電視劇,還有一部更不要臉膽子更大的電影,全部都是類似題材,其中一部電視劇更是第一個出來,完全顛覆了大家的認知,楊以辰看得是哈哈樂,這在幾年後他看得多了,幾分鐘時間能把自己看吐,如果是報著一種我看傻子玩的心態,到還能多看幾分鐘。
五毛錢特效,嘴型對不上的配音,簡陋的道具,簡陋的場景只比八十年代的港片武俠劇好一點點,外加上一群二線三線的演員,看似賣力實則非常空洞的表演,最可笑的就是他們所能使用的道具,有的是電腦合成的五毛錢特效,有的就是弄出一些讓人在電視前一眼看過來都感受不到一點真實的‘怪物’,拍得是有滋有味,也弄了一個小範圍的宣傳,藉著大家都在關注《盜墓筆記》的東風,都想要看看類似的題材拍攝出來的效果,還被兩家省級的衛星電視臺給購買進行播放,播放之前還小火了一把。
結果這一上來,楊以辰是看得哈哈大笑,很多人都崩潰了,觀眾們到是有一些對電視劇要求不高,能看得入眼就行的觀眾在觀看,大多數觀眾覺得這跟當年看小島國的奧特曼感覺有點像,什麼玩意亂七八糟的,港片的經典武俠,過去看是怎麼看怎麼過癮,現在看是看的一種情懷,可你這什麼玩意都沒有,弄得粗製濫造,演員的演技也不好,也沒有太有名氣的演員撐著,你這樣的劇集,就該直接扔進垃圾桶內。
這第一部的不好,後面上來的一部電影和一部電視劇,也受到了一點影響,擔心還是那樣的片子,好在它們都是相對有些名氣的公司和電視臺進行製作,也有名人撐著,電影有陳琨和劉亦菲,電視劇有陸毅、童蕾、白百何,也算是挺好號召力的,正規的片子也少了那些無恥的舉動,他們閉口不提盜墓筆記,題材不是你先提出來就一定得你用,我們也一樣拍,這不存在什麼問題,無非就是誰先拍出來而已,劇情方面我們還不至於照抄你的,關於拍攝我們也是專業的,我們也有屬於自己的想象空間。
在《盜墓筆記》如火如荼的拍攝過程中,電影上映,票房不錯,電視劇上檔,收視率也不錯,很多曾經對《盜墓筆記》有著深深期待的人,多少有些放下了,這兩個就不錯啊,辰仔就算拍得再好,也是這個模式,八九不離十,你演員好故事好導演好,卻也不至於好到如何的驚天地泣鬼神,我們也看到了類似的題材,是挺好的。
這兩部影視劇一上映,瞬間拉低了觀眾們對於《盜墓筆記》的期待值,這下媒體高興了,以為劇組肯定會開放探班,來進行宣傳戰,重新讓自己站在最熱的宣傳溫度上。
結果就是劇組依舊悄無聲息,兄弟集團依舊是沒有任何反應,弄得媒體是摸不到頭腦,有一家媒體採訪到小鋼炮的時候,這位可不是不管三七二十一,他不像有些人會懂得三緘其口,有可能會說錯話的時候就不說,靜觀其變,小鋼炮不管那些,面對著媒體採訪突然問道了這個問題,他的回答也顯得是從心而出,不猶豫,也沒什麼可想的,話語也不吞吞吐吐:“差距很大,西北一座專題影視城擺在那裡,完全不是一個檔次的效果,你們還記得《銀河先鋒》嗎?等到《盜墓筆記》出來,你們就知道差距究竟在哪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