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著那種防雨綢的運動服,三道人影從旅館面前的小鎮公路跑回來,一邊跑,三人一邊做著各種類似於搏擊拳擊的那種動作,或是停頓踢腿揮拳,或是在行進中揮拳保持身體平衡,動作很有美感,也很有力量,清晨的細雨並未能阻攔他們對身體訓練的苛求。
在克里斯汀和阿什麗的眼中,這種程度的訓練就是對身體的苛求,卻不知三人這只是很正常的一種晨跑,他們做這些動作,並不是為了耍帥,也不是為了純粹的訓練,他們平日裡不會這麼做,誰叫今天是細雨綿綿呢,用拳頭去擊打下落的雨簾,達到足夠快的速度,雨簾的表現是不一樣的。
三人,要求每一次的踢腿揮拳,都要達到足夠快速度的標準,確保每一次都能夠打出想要的效果。
這一切被劇組一些人看在眼裡,突然覺得自己好懶惰,腦海中那些想要休息一上午的想法都覺得有點可恥,下雨就不拍戲了嗎?下雨就是休息的理由嗎?那在這伯靈頓,一年四季你能工作的時間絕對不足以支撐你的生活。
克里斯汀和阿什麗瞬間就覺得自己渾身上下力量十足,充滿了幹勁,彼此對視一眼,互相鼓勵。
楊以辰國際巨星的身份,給他一大早起來晨練的個人行為,賦予了影響大家的能量。人比人,能量就是這麼來的,楊以辰功成名就,正兒八經的億萬富豪,世界級的歌手,在世界範圍內擁有著不俗的影響力,按說達到這種程度該是享受人生了,該是給自己奮鬥一個交代了,卻不曾想,在這裡同等條件的環境中,他跟大家一樣住同樣的旅館吃同樣的飯菜,都已經夠了不起了,還能保持著旺盛的精力,在拍攝之餘,保持著身體訓練,不然你以為東方辰在演唱會上露出的那種讓女人痴迷的肌肉是怎麼來的,上蒼不會白白賦予你,你自己的後天努力將會佔據最主導的位置。
很快劇組上下都知道了,即便是那些有抱怨的人,聽到這個訊息,至多也就是撇撇嘴,暗道一聲裝出來的,也不過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佩服還是很佩服的,嘴上不承認罷了。
因為楊以辰的表現,這一天的拍攝,大家努力了很多,效果也好了很多,看到了效果同時被導演表揚了,那些說怪話抱怨的演員也意識到,自己似乎有進步了,難道,這就是認真的結果嗎?如果是這樣,我們不介意認認真真的拼一把,趁著年輕向上衝刺一段,說不準我就憑藉這部片子一炮而紅了呢。
…………………………
國內很多媒體都想要來找尋《暮光之城》的拍攝地過來採訪,美利堅的同行們透過小鎮居民的通風報信,知道了這個劇組跑到了西北部的邊境山脈附近的小鎮拍攝,紛紛啟動採訪計劃,開始向著伯靈頓爾來,國內的媒體也打算聞風而動,但更多的卻已經被《十二公民》的上映所吸引,在美利堅拍出拍攝組的媒體,最終沒有超過十家,這在楊以辰出道以來算是最‘淒涼’的一次。
《十二公民》在無盡的爭議中,登陸全國各大影院,依舊是楊以辰過往的風格,不用做宣傳了,華夏但凡是關注影視劇的,就沒有不知道這部戲的,兩天時間拍完,不到五天時間製作完成,送審更是在一天之內就過關,如果算上前期的準備兩天時間,這部戲用了十天左右的時間,就把一部電影從定項、建組、拍攝、後期、送審完成上映前的整體週期,縮短到了非常恐怖的十天,在電影史上,也足以載入史冊。
這樣弄出來的東西,能稱之為電影嗎?如果能,那觀眾們花上幾十元的票價走進電影院,誰來保證他們的利益?
各大娛樂媒體的記者是傾巢出動,各大城市的電影院,尤其是兄弟電影城成為了他們主要的目標,沒有首映沒有宣傳什麼也沒有,就橋悄然出現在各大電影院的《十二公民》,上來的排片量也沒有什麼統計,記者們只是根據自己所在電影院的排片安排來看。
不小,四成左右給了這部電影,還真別說,觀眾們是衝著楊以辰和兄弟集團這塊招牌來的,影院內基本上都有觀眾排隊買票的現象,大週末的,看一場電影也是不錯的選擇,尤其是關注度這麼高大家都很期待的一部電影,就衝它創造了很多記錄,我們就得來看一看,要麼是贊同,要麼是對著媒體大喊一句:“兄弟集團坑錢啦,楊以辰坑錢啦。”
“我就是衝著辰仔來的,我們支援他。”這是純粹楊以辰粉絲,但對電影本身沒太大興趣或是太多信心的。
“我們相信辰仔一定不會讓大家失望,這也一定是一部好電影。”支援楊以辰相信他的鐵桿粉絲。
“我就等著出來罵一句呢?看看這部電影到底對不對得起我花的這幾十塊錢。”這人就是閒著沒事找事湊熱鬧看熱鬧的人,這類人現在還不少。
“我相信這麼多演員,一定能拍出一部好戲,不會錯。”
“這就是他用來圈錢的,我得先讓他圈到我的錢,我才一會兒出來的時候有權力大喊一聲,辰仔滾出藝壇。”(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