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拉斯買傢俱樂部》,重新在世界範圍內全面上映,型別片,受眾範圍小,上映反倒不是它的高峰期,一旦拿獎,那才是真正風起雲湧的時候。
奧斯卡的宣傳。
結束後製作公司和投資公司的宣傳。
廣告代言的宣傳。
重新全面上映。
世界各地電視媒體、紙媒的報道宣傳。
演員身價倍增後,出席各種活動帶來的宣傳。
總之,這就有點跟華夏古代中狀元一樣,沒中之前,沒人認識你是誰,一旦你高中狀元,就像是誇官一樣,要讓全世界都知道你是誰。
現在的《達拉斯買傢俱樂部》也一樣,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都知道這裡面兩位男演員拼了命的演出,拿出了讓人欽佩不已的態度,演繹出了足夠高度的戲份,成就了註定會被載入史冊的經典角色。
一拿獎,相對極端的評論也就隨之衍生。
好評者,自然是高高捧起,什麼都是好的,這部影片內各種深度的東西被挖掘出來,各種隱喻,各種讓人深入思考的東西……總之是很多楊以辰和李安都沒有想的那麼深的東西,都被人給分析了出來,且頭頭是道,好像真是那麼回事一樣,弄得兩人相視苦笑,每拍一部電影要都非得將內容弄得那麼深奧,那電影還是大眾藝術嗎?還是大眾需求嗎?
站在對立面的,也都更加極端,且為了不被人輕易給駁倒,拿出來的東西也更為考究,什麼這部影片宣揚的東西不正面,劇中很多東西不合乎常理,對於人性的剖析不夠正面不夠準確,諸如此類,要挑毛病,這世界永遠有著無數的方法可以對一件看似已經完美的事物進行解讀。
這所有的一切。楊以辰包括他的團隊早已經做好了充足的準備,能夠獲得多大的榮譽就能夠承受多大的詆譭。
賢才遭人妒。
站的越高,下面就會有越多的人關注你,這其中就會有更多的人想要你從上面跌下來。甚至會有人暗中伸出手去拉你,試圖將你從上面拉下來。
在美利堅,楊以辰停留了幾天,然後前往紐約停留三天,轉往歐洲五日。整個一圈的宣傳過後,《達拉斯買傢俱樂部》在得獎之後,真正實現了全球上映,國內方面的稽核也透過,只剪掉了其中十幾秒鐘的某些鏡頭,剩下全部保留,然後在片頭,加上了一行字幕,先一步告知這部電影取自真人真事改編,事情發生在八十年代的美利堅。這也就讓影片中很多現在來看很過份的東西,在有了時代和地域的背景之後,拿到華夏上映,沒有了壓力,我們只是轉述了一小段關於那個年代美利堅的事情,不管是靡靡之風還是什麼,都不是我們的,是那個資本主義國家的。
奧斯卡最佳男配角。
這個頭銜,在商業價值方面,甚至是超過戛納影帝的。世界上所有的電影投資人,對楊以辰都有了興趣,比起當年的李小龍還要感興趣,功夫巨星人家更感興趣的是你的功夫。而楊以辰不同,他明明可以拍攝一部功夫片,卻始終在用演技來征服觀眾,他做到了,從戛納到奧斯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