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來,既是心裡早就有了零片酬出演的打算,除演員外五十萬的拍攝預算,在最初,楊以辰就沒打算在演員方面投入太多,自然也就沒有可能去邀請一些大腕來飾演其中的角色。
不過楊以辰既然主動提出了以片酬入股分紅,也不會有人矯情說我們不要,多少心裡都沒有要求,也就不會去問,注意力都在楊以辰前面的話語中,非常衝突矛盾的社會問題,拍成電影就是鋒利的雙刃劍,肯定會引起大範圍的討論,這樣的題材和劇本,對於他們當中多數人而言都是可遇不可求,不怕被議論,在矛盾風暴中心展現出自己的演技,讓大家認可並且深入人心,這才是一個演員該做的事情。
劇本充斥著大量的對話,每一個成員都有一個矛盾點,都有獨自展示自己的機會,那狀態有點像是現在的場合,大家如果進入角色,完全在這小會議室內,就可以將這部戲全部情節正式的捋一遍,要有攝像機,在這裡其實就可以拍。
楊以辰靜靜的坐在那裡,他也重新拿起劇本,看著這些演員,再去看劇本內的角色,需要進行一些微調,尤其是在造型等方面,可以更為內斂一點,靠著眾多演員的絕佳演技,將沒有尖銳表現出來的人物特點、職業特點給展現出來。
有好演員,整個劇本的狀態自然要進行一定的更改,楊以辰當然不會認為這一群好演員拍不出一部好電影,如何發揮好演員的最大特質,如何將他們一個個與角色完整的契合在一起,他也同樣需要時間來重新梳理,此時此刻,此情此景,抬起頭就能看到每一個人,在這樣的氛圍內,再重新去觀看劇本,就會發現很多過去覺得很好的人物刻畫。似乎膚淺也似乎過於形式化了一些,用在一般演員身上還好,放在這群演員身上,頗有些大材小用的意思。
劇本並不長。若不是其中還夾雜著角色的人物背景介紹,可以更短一些,十二個人物,十二種透射社會各個層面的職業,十二個能夠普遍代表民眾各階層多數聲音的角色。
其實大家在看過劇本之後。基本上對於自己將要飾演的角色有了幾分認知,對比在場的諸位演員,對自己的定位也都相對比較準確。
一號陪審員也是學校裡的助教,黃磊很合適。
二號那位數學教授,張嘉譯來飾演。
三號也是本劇的男二號,計程車司機,陳到明來飾演。
四號房地產商,一個與女學生有真愛的喜感成功商人,葛大爺來飾演。
五號蹲過冤牢的男人,毫無疑問。孫宏雷是不二人選。
六號急診室醫生,張涵予來飾演。
七號小賣部老闆,小鋼炮來飾演。
八號也就是主人公,楊以辰來飾演。
九號老人,張果立化妝飾演。
十號老燕京人,劇中很讓人討厭的一個傢伙,王志紋來飾演。
十一號大學保安,黃博飾演。
十二號保險推銷員,胡軍來飾演。
每一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小算盤。既然來了,都想要飾演一個有特點的角色,不然如何在這樣的群星陣容中脫穎而出,淪為路人和背景布那可就丟人丟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