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著小姑娘的奶奶慈祥地謝了她,卻沒有給孩子吃。
問起,只說現在不能吃。
吃多了,怕孩子饞,產生念想。
住在平房裡頭的小孩子,都是不允許出門的,成日裡在屋子裡頭活動一下,如此奶奶都分外感嘆,說命好,遇到了大善人。
老朱他娘身體不好,平日裡也摳索。
一大家子窮慣了,煮飯都還是喜歡和著紅薯一起煮,算好了米量,絕不會多煮一粒。
這兩天,卻都煮一大鍋。
全家人吃完,還能剩兩三碗。
有災民挨不住餓,會端碗到門前,她就拿著海碗,一勺一勺給人添。
這個過程中,彼此是不說話的。
沉默,而溫柔。
有過來乞食的人,家裡老人都是勒令孩子不得無禮。
那孫大娘家的小孫子,啃饅頭老不樂意,見著有人來乞食,竟然就這麼一扔,把饅頭扔人家腳下了,灰撲撲地滾了兩圈。
頓時,乞食者愣了,孫大娘也愣了。
小孫子還在蹦,嘻嘻笑:“吃呀,你怎麼不吃呀!”
乞食者沒有抬頭,眼裡聚滿了淚。
剛伸手,卻是孫大娘撿了起來:“對不住,孩子沒教好,我給您添飯。”
滿滿一碗飯菜,親自送到門外頭,再三道歉。
回頭就逮住小孫子,平日裡捨不得動一根手指頭,今天卻是一家子都沒拉住。
打得鬼哭狼嚎,孫大娘氣喘吁吁的,扶著門框直抹淚:“你個喪良心的狗崽子!老孃當年也這麼過來的,你不給就不給,不能這般糟踐人!”
小孫子再三哭號討饒,還是沒能熬得過孫大娘。
最後只得撿起地上的饅頭,含著淚吃了才讓孫大娘放下手裡的擀麵杖。
饒是如此,村裡小孩子也都不樂意跟他玩了。
家裡老人都說的,連個乞食者都容不下的,心地都是壞的。
陸懷安他們也沒刻意去送飯菜,到門前的,他們就給飯給菜,他們吃什麼,人家也吃什麼。
如此,竟相處得分外和諧。
過了幾日,稍微熟悉一些了,有些身體好的男人,也會在獲得准許後,幫著到工地搬搬磚,做做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