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經常餓的哇哇哭,大點的就經常鎖在家裡頭,一天到晚弄的滿身泥。
一直都這樣過來的,他們也沒覺得哪裡不對。
可現在,跟諾亞的工人們一比較,她們頓時就心酸了。
是啊。
明明這麼容易解決。
一間小屋子,集中起來管理,離廠裡近,又安全。
她們上班不用擔心吊膽,中午可以確保娃娃能吃飽。
也就不用兩頭跑,上班能更安心。
——可是諾亞都做到了,淮揚卻沒有。
她們可都是正兒八經的工人呢!跟諾亞那些村姑可不一樣!
可偏偏待遇還不如那些村姑。
這讓她們怎麼心平氣和?
明示暗示了幾回,領導直接發了話:淮揚不適合這樣的方式。
他們廠裡面,跟諾亞那邊新規劃的根本不一樣。
廠區各個地方都是有作用的,不可能說突然起個平房來放小孩子。
而且還得請兩個人來看著,這不是額外的支出嘛?
人都請了,是不是還得給職位啊,還得給福利?跟工人一樣的話,人人都想去看孩子咋辦?
麻煩事一多,領導們就更不想折騰了。
這樣他們倒是清淨了,但工人們這心裡頭啊,哇涼哇涼的。
有人家裡頭倆娃娃,本身在爛坑村附近也有房子,一家子搬到淮揚那筒子樓裡,錯身都艱難。
此時一琢磨,倒不如干脆回去。
至少村裡頭可以種點田種點菜什麼的,市裡啥都要買呢!
錢多些,離家近,機子還都是新的,做起來也不費力。
關鍵是家裡倆孩子,放進託兒所裡頭,頓時就減輕了諾大的壓力。
有了一個,就有了第二個。
過來的都是熟手,又勤快又利索,頓時派上了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