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個跨國公司,以前使這招時,那真是何其順手,幾乎無往而不利。
那時候,他們是多麼的春風得意呀!
可是現在,當陸懷安對他們使出這招時,他們才知道這個中滋味有多難受。
打不能還手,罵不能還口。
關鍵是,新安集團的產品直接對外銷售,成本可比他們這跨國運輸來得便宜太多了。
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搶佔了他們大半的市場。
以前沒合作過的客戶,都暗挫挫聯絡了新安集團下訂單,更別說這些合作過的客戶了。
這些跨國公司勐然發現,價格戰什麼的,都該先擱一邊。
現在更重要的,已經不是發掘新客戶了,應該是維持老客戶……
但現在,一切都太遲了。
新安集團有著太強大的號召力。
好些人甚至不是奔著他們的產品價格來的,全都是奔著他們的名頭來的。
在這種場面,他們想跟新安集團競爭,真的太過於天真了。
甚至,新安集團直接將他們的產品,劃定了批次。
他們明明白白地告訴所有人,他們的產品都是可以朔源的,可以追朔到批次,型號,甚至哪臺機器生產哪天生產的。
也自然就能清楚,是從哪裡出去的,交到了誰手裡。
他們給貨給得松泛,就是給大家留下了活動的空間。
只要他們不倒賣,不影響到新安產品的銷售,基本會睜隻眼閉隻眼。
但是,如果真要有人這麼不識相,故意搞事情……
很顯然,新安集團不是吃素的。
這就讓眾外企感到很難受。
他們只能眼睜睜看著,國內這些原本已經苟延殘喘的企業,在新安集團給注入一劑強心針之後,竟然又開始活過來了!
不僅活過來了,甚至他們的產品因為硬體價格大降,也開始可以生產低價的電腦。
然後,這些低價的電腦跟著新安集團銷往海外。
這是……連他們的老窩也一鍋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