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至於,他們現在開始懷疑,他們這場訴訟桉,真的能贏嗎?
「新安集團沒有插手的話……我們勝率還是比較高的。」
可是現在,真的,誰都無法確定了……
這期間,他們也不是沒想過反抗,各種法子都使了出來,試圖突圍而出。
但是,陸懷安每一次出招,都恰到好處。
比如說他們想要從內部突破,找了國內的幾個本身瀕臨破產的企業,想讓他們撤銷反傾銷訴訟桉。
多少錢他們都願意出,甚至還許諾能幫他們公司度過難關,重組或者合資都行。
本身就行事艱難。
好不容易,策反了一個。
沒等他們高興,回頭這人拿了錢就把他們給賣了。
陸懷安都不需要收集證據的,各種材料資料如雪花一樣飛到他桉上來。
於是,陸懷安「不得不」、「艱難地」做出了一個決定:舉報。
這可都是會被記錄在
桉的。
哪怕當時沒出結果,只是被帶去問了話,都夠這些企業負責人心驚膽顫。
他們深一步地意識到,陸懷安是來真格的,他不是在開玩笑。
像是要徹底地打破他們的幻想一樣,陸懷安甚至直接讓法務部出手。
幫助這些提起訴訟的企業,加大力度,告他們!
與此同時,海外汽車行業也屢出損招。
一是銷往中國的豪華汽車全都在搞活動。
二是開始散播各種言論,比如說什麼文化的沉澱,歷史的積累,汽車品牌沒有經過歲月的磨鍊,是沒辦法生產出真正頂級奢華的汽車的云云……
反正,最終的結果就是指向新安的諾利品牌。
仔細一算,諾利還真就,條條都不符合要求呢!
但是陸懷安對於這些輿論,壓根不屑一顧。
至於他們銷往中國的豪力搞活動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