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他幾乎網羅了現下國內所有汽車行業中的皎皎者。
有幾個甚至是本身就成立了公司,想要獨自大幹一場的老總,也被他直接吸納了進來。
他們被人問起,為什麼放棄自己的事業,跑來新安集團的時候。
他們幾個對視一眼,無奈地笑了:「沒辦法,翁副總真的給得太多了。」
為了建立起中國的汽車品牌,上面也是極力扶持。
各種政策傾斜,各種找角度地補償。
甚至,汽車製造廠現在都已經動工了,陸懷安也沒感受到什麼資金壓力。
因為各個方面,所有能想到的問題,能解決的麻煩,領導們都幫他們處理了。
就連翁松泉都不得不說:「真的,這是我做的所有事裡面,最輕鬆最愉快的一次了。」
從來沒有,這麼順風順水過!
幾乎是不用想太多事,有些東西他都還沒開口,事情就已經迎刃而解了。
簡直了。
這要是換成當初在伯本堡的時候,他光是工廠建設就能拖上大半年。
他每日數著進度,回頭給陸懷安作報告的時候都忍不住道:「如果按照眼下這個效率發展下去,沒準我們年底就能把工廠全部給建完了。」
工地被劃分成了好些區域,每個區域都有單獨的工程隊在負責。
每一處的進度都非常快,原材料更是一直源源不斷地送過去。
效率比以往任何
一個工程都要來得迅勐。
就連領導們過來參觀,也都震驚於他們的效率:「感覺一天一個樣啊。」
那可不,陸懷安聽了之後,也很是高興:「這邊呢,你先多盯著點……」
他最近暫時還騰不出空來,因為反傾銷訴訟桉,已經快有進展了。
很多人都感覺,頗為不可思議。
「就感覺,陸懷安是不是有三頭六臂。」
不然,他怎麼能做到這樣。
一邊是電腦,一邊是汽車品牌,一邊又硬體價格戰,居然還能順便幫幫國人打這個反傾銷訴訟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