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要求不僅極為苛刻,而且要求得同時達到才可以。
關鍵是,這四個條件同時滿足的基本沒有,就算有也是極少數。
比如說必須是本人沒有過敏史,卻又使用了他們的水乳之後過敏的。
針對這一點,好些人都嘲諷地笑了:“真要這樣的話,你們都不該只是賠償或召回,而是直接倒閉了吧。”
尤其是林克萊特提出,就算確定符合了這些條件,想要退貨的話,還得籤一份書面協議。
協議書裡,要求消費者支援他們“產品沒有任何質量問題,此次處理為最後方案,一次性終結處理”。
這樣的協議,誰籤誰傻。
真要以後出了什麼後續的問題,有了這份協議,消費者就完全沒辦法找到人負責了。
於是,接下來的幾天裡面,各媒體尤其是各報社,簡直要被如雪花般飛來的稿件給砸暈了。
【毫無誠意!!!論林克萊特質量問題協議方案的利與弊】
【這樣囂張的態度,是誰給予林克萊特的傲慢?】
【傲慢與偏見現實版】
【“洋大人”重現,海外品牌真的高人一等嗎】
題目一個比一個狠,筆鋒一個比一個凌厲。
所有人各陳己見,口誅筆伐簡直恨不得將林克萊特置之死地而後快。
尤其是有翁松泉這麼一個好例子在前,大家下筆自然不會客氣的。
翁松泉當時就是因為寫得一手好文,觀點犀利,文筆鋒銳,眼界寬廣,就硬生生被陸懷安“三顧茅廬”給挖去了北豐。
瞅瞅如今!
儼然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新安集團是真的看才華看重能力的。
這如何讓人不羨慕,以至於這些日子以來,各報社收到的文章水平刷刷提升。
更何況是現在送到手上的利刃,他們不磨鋒利了,都不好意思拿出來捅林克萊特。
各文章都是細細琢磨了,又逐字逐句推敲。
引辭據典,洋洋灑灑,竟是沒一個字是多餘的。
以至於各報社都有些無奈了:“以前是要挑挑選選,優者上……現在是挑挑選選,選不出差的。”
甚至,因為翁松泉的成功,好些企業也都喜歡盯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