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沈斌給修了路,石梯子一級級走上去,不費什麼勁兒。
人常說光宗耀祖,這不就是了嗎?
真正了了他一輩子的心願,這一下可以徹底放心了。
以後每年回來,都可以上去看看。
沈如芸唇角微彎,也很開心。
從後視鏡裡往回望,那個小山村越來越遠。
雖然依然不富裕,但至少,已經不再貧窮了。
她相信,以後會越來越好的。
回了市裡後,陸懷安發現,他們修的這條路被報道出來了。
當然,有很多人都是在誇讚,覺得他們賺了錢回饋鄉里。
可是也有部分人覺得,他們這樣太沒意思。
“以新安集團的財力物力,修條路算什麼啊。”
“就是,真要那麼有錢,為什麼不直接給鄉親們一人修棟別墅呢?”
陸懷安對於這類言論,都只是一笑而過。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他是不會直接給錢的,除非是孩子要交學費。
否則,再怎麼窮,都得幹活才能拿到錢。
他的這一觀點,獲得了不少人的贊同。
尤其是翁松泉,打電話的時候非常認可他的想法:“陸總您的想法是對的。”
事實上,也不是沒有人想過,直接送棟別墅。
“直接送別墅?”陸懷安皺了皺眉。
“嗯。”翁松泉有些惋惜地道:“是我以前一個朋友。”
家裡條件不好,從小吃百家飯長大的。
村裡因為都是同姓,總歸是牽親帶故的有些邊角關係。
他朋友也很感恩,因為他連讀書的錢都是全村人你一角我一角地湊出來的。
讀出來了,正好趕上風口。
做生意,賺了大錢。
他也是一心想回報鄉里,索性揮手給村裡捐了大錢。
直接把所有人的房子給拆了,全部修成大別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