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接下來後,漂亮國調整了大方向。
他們開始與中國進行多方面的商業接觸,敵對意識轉向了別的國家。
國內也有很多人察覺到了些什麼,開始頻頻聯絡。
但是這個時候,新安集團遞了許多檔案上去。
比如說彩電、DVD、電腦、手機等等。
各個方面,但凡他們有在經營的,都已經做到了極致。
有些甚至遠超國內其他企業,甚至有些還越過了國外的公司。
但是因為運輸方面的優勢,新安集團的價格還比其他公司的要低。
當領導們需要挑選企業的時候,但凡新安集團在的場次,幾乎是毫無懸念的勝出。
畢竟,最重要的是,新安企業的產品充足。
早在幾個月前,陸懷安就一直在催工廠加大產量,努力生產。
而其他企業,哪怕現在加足馬力,也已經趕不上趟了。
張正奇他們也總算明白了,他們這一趟出來,代表著什麼。
等他們返航的時候,國內的各個行業的企業競選基本都已經確定了名單。
其中,新安集團數次上榜。
上邊給陸懷安打電話的時候,也是殷殷囑咐,務必保證產品的質量和數量,同時還不能影響國內的產品供應。
陸懷安聽著這一長串名單,心裡已經高興壞了,自然是利索地答應下來:「好的,我們一定如期保質地完成目標。」
這是壓力,更是動力。
別人想要還沒得呢!
也有不少公司都提交了資料,但是沒有被評選上。
但是有更多的公司,是連獲得訊息的渠道都沒有的,連競選的資格都沒有。
直到這時,新安集團所有人才明白過來,之前陸懷安的一系列催研究促生產的行為是為了什麼。
雖然砸進去不少錢,但收穫更多!
龔皓略略算了算,兩眼放光:「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我們只要一個月,就能直接回本甚至盈利!」
和以後源源不斷的收相比,前期的這點投入算什麼啊?
很快地,漂亮國果然就宣佈,他們要開始打仗了。
國外鬧得很大,中國境內卻全都在埋頭搞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