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準,我們還能做成國內的知名雜誌呢!”
做成權威的,能當成門戶的這種。
陸懷安沉吟片刻,爽快地點了點頭:“也行啊!不過這次的榜單,先按我們原來的方案進行,至於雜誌,就得另外組織。”
不跟這次的榜單混在一起。
舊專案帶新專案,才能帶得起來。
倆個新專案撞在一起,那簡直是一起沉的料。
聽他這麼說,眾人也都挺認同。
這事,便就這麼定了下來。
後面是由霍培峻出面,去找他的朋友們聯絡,看能不能牽個線,讓他們的榜單也上去。
至於第一次的榜單,陸懷安只有一個要求:摘出新安集團。
也就是說,新安集團不參與任何的榜單形式的宣傳。
他們的作法,也引起了不少人的疑惑。
可是陸懷安給出的說法,還挺正常的:“上這種榜單,一般都是為了自我宣傳。”
就像之前,國內那麼多家企業,卯足了勁兒,又是搞研發又是整發展的,不都是想上全球五百強的名單?
他們為的又是什麼呢?還不就是為了能宣傳自己的企業,對內可以揚名不說,以後對外出口產品的時候也更方便些。
可是新安集團已經足夠有名了,他們也不差這點兒廣告費。
著實沒必要擠佔別的空間了。
所以這些個榜單,陸懷安是真的不在意。
就算沒有上榜,難道大家就會認為,新安集團不如某公司嗎?
雖然後邊這個話沒有說出去,但大家心裡都懂的。
不得不說,陸懷安這一招,還真的挺招人好感。
“以前是把各種機會讓給我們,現在連榜單的名額都讓了。”
“這才是大企業的風範!”
不過,吹得再厲害,大家也沒一個有樣學樣的。
所有人好不容易等得這麼一個好機會,但凡易勁秋通知了的,都是非常利索地就答應了。
各種資料都整理清楚遞過來,生怕晚了自己的名額被人給頂了。
這邊資料快整理完畢時,國外也傳來了好訊息。
霍培峻的朋友竟聯絡上了國外三個專業財經報刊雜誌,並且對方都同意了與他們合作。
其中一個以“金錢名利場”揚名的雜誌,更是直接許諾,下一季將以他們的榜單作為封面展示。
這一下,易勁秋真是高興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