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也得建,水庫什麼的修起來太費事,但是把河堤加固下還是可以的。
這樣也省得民眾議論紛紛,說人家幹實事,他們幹吃飯。
在他們下游的,想的則是如果這真的有洪水,別到時頭上的城市全給頂住了,到他們這給崩了。
那到時絕對得被罵死!
要知道,這水過境,肯定還會他們吸收掉不少的,能減輕他們不少壓力。
為了不太丟人,他們勉強也跟進了一下。
當然,想大搞是不可能的。
也就是,河堤加固加高,搞紮實點吧。
要說再多的,那是不行的了。
對於這樣的結果,陸懷安並不意外。
他能做的,也就是這樣了。
在這個時候,蕭明志在前兩年做的事情,陸續被人拿來評說。
有人覺得,蕭明志行事作風太硬,不懂變通,個人稜角太勝,不堪大用。
這種議論一出,基本上就奠定了蕭明志後面的路會很難走。
但是蕭明志卻泰然自若,彷彿沒聽說過一般,很平靜地處理著各項事宜。
他升到如今這個位置後,開始經常參加各種記者會。
與陸懷安相聚的時間,也就越來越少了。
有時陸懷安跟他共同參加了一個會議,見面的時間也很少。
甚至偶爾遇見,只能隔著人海,遙遙點頭示意。
不過,陸懷安倒不是太擔心他的,知道他能處理得好就行了。
與此同時,國內的公司,也逐漸開始了新的變革。
比如膠捲行業,就開始了併購。
“98協議”的橫空出世,讓陸懷安都為之眼前一亮。
這帶來的好處是毋庸置疑的,當然,風險也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