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懷安想了想,果斷地道:“價格戰,我們肯定是得拼的,但是,我們不能拿我們的新產品去拼。”
得研究出一款更新些的產品出來,然後去拼。
然後,陸懷安想了想:“我們原先的那種家庭式的小工坊模式,就打垮了不少對手,我覺得,這種模式,現在可以運用起來。”
畢竟這是最方便,最省錢,最省事的運作方式。
只是,他的這個想法,龔皓有些遲疑:“但那是製衣廠……”
做衣服什麼的,只要有縫紉機,技術稍微練出來一點,對付些普通的訂單,還是挺簡單的。
尤其是對工藝沒太高要求的,這樣家庭小作坊模式當然能賺錢。
可是,這是電子廠。
他們要生產的是電腦誒。
新安電子廠這麼大的工廠,也是從國外撈了些裝置,才搞起來的生產線。
不說擴大規模,反而往小了弄……
“就算弄了,他們也不一定會做啊。”
這又不是做衣裳,整個縫紉機就行了。
陸懷安手指在桌面輕輕頓了頓,慢慢地道:“電腦,他們當然是不會做的,可是,我們可以讓他們試著做一些,比較基礎的原件。”
比如說當初的電子村,開關街。
大的東西不會做,就從小東西做起嘛。
把這些小原件,純粹靠勞力重複工作的配件,讓他們做出來。
確認產品合格後,拿到廠裡組裝。
“如此一來,可以省很多事。”陸懷安想了想,又補充道:“而且,我們可以順勢,把電子工業的其他訂單,也搶過來。”
光賣電腦,肯定是不夠的。
最好是啥都賣。
像他們製衣廠,不就是這樣?
高裝的有芸之等品牌,低端的可出口遠赴國外。
“順便,南坪這邊的電子廠,也得再次擴建。”
他們的新安電子廠,需要做成大規模和生產線。
只有把量提起來了,價格才能降得下去。
至於關泉,他們本身地方不大,再怎麼弄,廠子也就那麼點大。
而新安集團,擁有無比倫比的政策扶持,這是他們的優勢,就必須得把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