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短期內,放棄晶片計劃,對於博冠來說,是上策。
可是,楚益心裡怎麼想,都不是滋味。
他總覺得,自己也沒有錯。
“是的,您當然沒有錯。”陸懷安想了想,誠懇地道:“晶片是必須要做的,雖然現在投入不菲,可能覺得有所不值,但是從長遠的角度來看,自己研發,絕對比直接購入要好得多。”
楚益驟然抬頭,不敢置信地道:“你,你真的……”
“真的。”陸懷安點了點頭,平靜地給他介紹了一下新安集團的組織架構:“我們這麼多的分公司、分廠、各種渠道,我們的資金不短缺,所以,如果您能加入我們的話,在研發的資金方面,您不需要擔心。”
另外,他們的實驗室,本身也在往電腦方向研究,現在已經逐漸有了眉目。
如果楚益能加入的話,陳翊之他們勢必會如虎添翼,進展迅猛。
所以,陸懷安循循善誘,給了一個楚益無法拒絕的條件:“我們集團每年,往實驗室的投入,至少是我們盈利額的百分之三十。”
這是新安集團。
不是單獨的一個公司一個工廠。
楚益並沒有閉門造車,他對新安集團也是有所耳聞的。
且不說遠了,光是這次新安電器和英鈞電器的對峙,就鬧得滿城風雨,連博海這邊,都有日報經常追著發表文章進行討論。
這也不是新安集團第一回跟外資企業對著來了。
關鍵是,他們每次都贏了。
不管是拼資源,還是拼資產,他們都沒輸過。
而這,是現在的博冠遠不能及的。
甚至,陸懷安剛才說的,都不是新安電器的盈利的百分之三十。
而是整個新安集團的百分之三十。
這是多少錢啊!
楚益在心裡算了算,眼眶都微微有些溼潤了。
這幾乎是拿整個集團在供養實驗室。
有那麼一瞬間,楚益真的好羨慕。
要知道,他原先在自己的實驗室裡,各種裝置要引進,都得各種打報告。
一般來說,十天半月能拿到,都已經是非常快的速度了。
甚至有些價格略貴的,拖上一兩個月是很正常的事情。
越往後,就越艱難。
但是,研發本身就是最燒錢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