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我現在的工廠,就是運輸太不方便了,還得自己修路,過來的話,就是希望不用自己修路。”
他們小成本生意,哪裡修得起路哦。
一條路修下來,能直接把他們給耗死了。
對於這些人,陸懷安直接把他們介紹去了南坪的另兩個園區:“這兩個園區呢,雖然沒有新安園區大,但勝在精而細。”
新安園區的優勢,在於規模,在於研發。
而這兩個小園區的優勢,則在於他們團結,在於他們對每個企業每個工廠,都非常的關注。
這些小企業小工廠,過來之後,他們照樣不需要自己修路,不需要自己修建廠房,卻能得到更多的關心,甚至彼此之間可以形成緊密的聯絡,互相合作,共同進步。
這樣的條件,對於這些偏遠地區的企業來說,也是一個非常大的誘惑力。
他們兩相權衡之後,覺得進了新安園區,他們肯定就是炮灰來的,畢竟這裡頭大部分都是大企業,大公司,他們進去連一點水花都不會有。
可是進了小園區,他們卻也能算是前幾名了。
做鳳尾,還是做雞頭?
考慮再三,這些小企業小工廠,最後都果斷進了另外兩個園區。
鳳尾當然也很不錯,可是,他們更願意做雞頭。
沒辦法,他們的條件更適合他們。
連孫華都沒想到,陸懷安他們竟然還能順便拉扯著另兩個園區踉蹌前進。
要知道,設立龍頭企業,最怕的,就是會形成虹吸效應,把其他的小公司小企業給吸乾了吸死了。
設立之初,連領導都覺得這個舉動挺冒險。
可是,陸懷安沒有。
他明明可以一舉將園區其他公司全都給吸收了,直接擴充新安集團,可是他沒有。
甚至,他都沒去搶其他企業,而是根據他們的需求,推薦了另外兩個園區,甚至都不是隨便推的,而是根據他們的類別他們的需要,逐一推薦的。
聽他這麼說,陸懷安笑了笑:“不是都說好了的麼?共同致富。”
又不是前些年那時候,非要鬥個你死我活的。
如今外敵在前,內患在後。
他們現在最需要做的,就是團結一切力量,共同發展。
內訌,是最沒必要的,除了互相消耗,對未來對經濟發展,沒一點作用。
當然了,他也不是聖人,他也有私心的。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