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完成後,我就會調任北豐了。”
他們的升職路徑,基本都是一樣的。
先歷練,打好基礎,有了能力和紮實的地基,再往上走就能輕省許多。
陸懷安也挺為他高興的:“那敢情好。”
“對了,武海和定州這邊,現在任職的,都是技術派,你有什麼事,可以直接跟他們說。”
臨走之前,郭鳴都給他安排好了的。
像之前那樣子,夏鐵軍處處給他為難的情況,基本不會再出現了。
因為,現在定州武海的領導,是原先蕭明志的副部。
真要出什麼事的話,郭鳴都能說得上話。
陸懷安很高興,點點頭:“那太好了。”
他正擔心新官上任三把火,這火會不會燒他們頭上來呢。
“那不會的。”郭鳴輕鬆地笑了起來:“聽說你在博海也有不少產業,等我上手之後,要是有需要配合的,我再給你說。”
畢竟他初來乍到,肯定得有人配合,才能更順利地開展他的工作。
陸懷安利索地點了點頭:“好,沒問題。”
武海和定州這邊換了領導之後,變化也是非常大的。
原先,夏鐵軍想著自己反正任期短,隨便整整,儘量搞短期容易出成績的。
所以像什麼基建,一建三五年的,他基本都是不怎麼批的。
碼頭什麼的也批得極少,大碼頭一般要審批,各種手續繁雜,再怎麼快也不可能在他任期內完成,他便全都壓著。
他的想法也挺簡單的:本來就事多又麻煩,這種專案做得再多,那也只能是算在別人頭上,他任期內完不成的專案,為什麼要批?
所以,定州一時之間,其實是略次於武海的。
畢竟郭鳴敢做敢衝,且不說輝水區,光一個高洛區的進展,就足以讓大家驚歎不已。
如今的武海,每日人來人往,兩個商業街,基本都是人滿為患。
又因它是新區,稅率極低,有些甚至還免稅。
所以全國各地的採購商,都喜歡跑他們這邊來採買貨物。
武海商業街的成功,也引起了許多省份領導的關注和羨慕。
有個臨海城市,也學著他們的樣子,建了個商業街,可惜遊客寥寥,東西也賣不太出去。
難道,武海的成功模式是不可複製的嗎?
大家心裡升起了疑問。
有報社便特地過去進行採訪,不再是採訪領導們,而是採訪前來採購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