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個忙的跟陀螺一樣,上躥下跳的。
反倒是陸懷安輕鬆了,閒下來慢慢調動人,不合適的再進行修改。
同時也按照鄒廠長的建議,冰箱廠這邊緩慢地進行著升級。
鄒廠長是從銳銘出來的,所以對於他們的一些戰略規劃挺熟悉。
“這個,是我整理出來的戰略規劃。”
開大會的時候,鄒廠長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龔皓還有些擔憂:“這,會不會到時要打官司的?”
畢竟是銳銘的東西,他這樣拿出來,會不會不大好。
“不是的。”鄒廠長無奈地笑了一下,嘆息著:“這是我為新安冰箱廠量身打造的戰略規劃,銳銘的……”
當初銳銘,他也這般做過的。
只是,後來他敗了之後,戰略規劃被人改得一踏糊塗。
陸懷安翻了幾頁,發現其中最重要的一點,被鄒廠長拿紅筆畫出來的款項就是:【銷售方式】。
再聯想銳銘明明已經發生貨品嚴重積壓,卻還臨時改變銷售方式的做法,就知道他們當真是沒把鄒廠長放在眼裡。
經過幾天的嚴肅討論,這份戰略規劃刪刪改改的,到底是上線了。
有了具體的方向,實施起來也沒那麼困難。
陸懷安還是挺高興的,讓他們嚴格執行。
與此同時,張正奇這邊也有好訊息。
新安冰箱廠要求的新裝置,也有了下落,只要這邊資金到位,他可以從武海市這邊搞進來。
“武海市這邊現在好多新政策,稅也收得低,尤其是卡的不嚴。”張正奇已經在中間搞了不少錢了,搓著手,兩眼放光:“我估摸著,到年底的時候,政策可能就會收緊了。”
所以想趁著年前這一波,趕緊搞些錢,多多交易。
陸懷安看了看他遞過來的資料,覺得挺有看頭的:“我覺得可行。”
他鼓勵張正奇,資金不是問題的,讓他放開手去做。
有了陸懷安的大力支援,張正奇信心大增。
正好,國內的價格現在不穩定,各種東西時不時地出現搶購熱潮。
有些人甚至都不管這些東西是不是快銷產品,看著價格一漲,就瘋了一樣跑去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