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價漲得這麼快,絕對是不正常的,肯定會被調控的。
雖然不確定會是什麼時候,但總的來說應該不會太遠了。
現在進裝置,無異於火中取栗。
為了賺這點點錢,投進去那麼大的支出,著實沒有必要。
只是陸懷安這種想法,很多人都不能理解。
他們都覺得,能賺錢就趕緊賺啊,趁著這好時候。
機會可不等人的,錯過了就沒有了的。
因此,他們有的人甚至不惜舉債,借錢進裝置,擴廠。
瘋狂生產。
一開始,也的確如他們所想的一般,做多少,出多少,一切順利。
這種順利,麻痺了他們的思想。
讓他們產生了一種錯覺:這種情形會一直持續下去。
甚至,也有人覺得這種時日不久長,卻依然感覺,至少,會等等再結束吧?
至少得等他賺夠了錢吧?或者等他能夠抽身吧?
這種僥倖心理,就是許多人內心的真實寫照。
也就是這一個春天,許多人都下海了。
大家都開始看不上從前賺的這一零星半點兒工資了。
“下海”、“停薪留職”,成了大家的口頭禪。
體制內的很多人都動了心思,感覺在這裡頭幹一輩子,還不如出去混個出人頭地。
這年代,只要有錢,幹什麼不行?
人心攢動,大家都浮躁起來。
有些村子裡,農民都不肯種地了,背個包袱就說要去找活幹。
上頭也沒法管這個,他們正在焦頭爛額地推動價格闖關。
價格的每一次浮動,既是機遇又是挑戰。
國外經濟狀況在慢慢轉好,想推動彼此融合甚至提升整個國家的經濟狀況,需要關注的事情太多了。
這點子人心浮動,在沒有造成一定影響力的情況下,他們只能睜隻眼閉隻眼了。